教案教学基本信息课题频率与概率(第一课时)学科数学学段:高中年级高一教材书名:普通高中教科书·数学必修第二册·A版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19年6月教学设计参与人员姓名单位联系方式设计者赵燕北京丰台二中实施者赵燕北京丰台二中指导者康舒真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课件制作者其他参与者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目标】(1)了解频率与概率、频率的特性、概率与频率的关系,频率的稳定性等,同时结合实例,会用频率估计概率;(2)通过观察、比较发现频率的特征(随机性和稳定性),提升直观想象和数据分析素养;(3)增强基于数据表达现实问题的意识,形成通过数据认识事物的思维品质,积累依托数据探索事物本质、关联和规律的活动经验。【教学重点】频率的稳定性【教学难点】对频率的稳定性规律的理解教学过程(表格描述)教学环节主要教学活动设置意图引入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对于样本点等可能的试验,可以通过用古典概型公式计算有关事件的概率,例如,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为。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试验的样本点往往不是等可能或者是否等可能不容易判断。例如,抛掷一枚质地不均匀的骰(tou)子,无法判断“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是否等可能,或者抛掷一枚引出新课,思考寻求新的求概率的方法图钉,无法判断“针尖朝上”和“针尖朝下”是否等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就无法通过古典概型公式计算有关事件的概率,需要寻求新的求概率的方法。新课一.知识回顾首先我们回顾一下初中关于频率与概率的关系是怎样描述的。历史上,法国科学家蒲丰、皮尔逊等人做过成千上万次掷一枚硬币的实验。下表中列举的就是蒲丰、皮尔逊等人做过的掷币实验的记录。实验者掷币次数出现“正面向上”的频数频率德·摩根204810610.5181蒲丰404020480.5069德·摩根409220480.5005费勒1000049790.4979皮尔逊1200060190.5016皮尔逊24000120120.5005罗曼诺夫斯基80640396990.4923根据上述蒲丰、皮尔逊等人的掷币实验数据,“正面向上”发生的频率在数值0.50(“正面向上”的概率)附近摆动。由此思考:在重复试验中,频率的大小是否就决定了概率的大小呢?频率与概率之间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二.知识探索重复做同时抛掷两枚质地均匀的硬币试验,设事件=“一个正面朝上,一个反面朝上”,把硬币正面朝上记为1,反面朝上记为0,则这个试验的样本空间,,所以。由此可以知道,对确定的随机事件,其发生的可能大小是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