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章古代建筑发展概况(1)���������������������������专题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特征(24)�����������������������第二章城市建筑(50)�������������������������������第三章古代建筑发展概况(62)��������������������������第四章宫殿、坛庙、陵墓(82)���������������������������第五章宗教建筑(108)������������������������������第六章园林与风景建设(126)���������������������������潘谷西《中国建筑史》考点精讲及复习思路1第一章古代建筑发展概况本章考试情况分析常见题型及复习重点:1.常见题型①名词解释②简答题③论述题2.复习重点①汉代建筑的突出成就②唐代建筑的突出成就③宋代建筑的突出成就④明清建筑的突出成就本章考点时间:六、七千年前———公元前21世纪知识点———巢居与穴居大约在一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了人为的生活空间。由于我国南北方气候、地理环境差异较大,南方为躲避潮湿与虫蛇而构木为巢;北方却掘土为穴,以防严冬的风雪。《韩非子·五蠹》:“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知识点———穴居的发展过程原始横穴→深袋穴→半穴居→地面建筑↓1.圆形2.方形、长方形3.吕字形2知识点———干阑式建筑与木骨泥墙房屋★干阑式建筑:在长江流域多水地区由巢居发展而来。代表遗址是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发现的。房潘谷西《中国建筑史》考点精讲及复习思路3屋依山而建,背山面水布置,地势低洼潮湿。这种以桩木为基础,其上架设梁承托地板,构成架空的建筑基座,于其上立柱架梁的干阑式建筑,是原始巢居的直接继承和发展。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发现的建筑遗址距今约六、七千年,是我国已知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房屋的实例。知识点———干阑式建筑与木骨泥墙房屋★木骨泥墙房屋:在黄河流域由穴居发展而来。墙体多采用木骨架上扎结枝条后再涂泥的做法,屋顶往往也是在树枝扎结的骨架上涂泥而成。知识点———仰韶文化建筑遗迹(母系)距今5000─7000年,属母系氏族社会;已从族外婚发展为对偶婚制,以从事农业为主,定居,有房屋和聚落。★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占地面积达五万平方米,有五座大房子,围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