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中心对称图形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中心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关于一点中心对称的概念,知道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并掌握它们的性质和判定.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中心对称性质的发现,提高分析、归纳、猜想、证明等能力,体验数学猜想、化归、图形运动等数学思想.3、情感与价值观: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等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说理的习惯与能力.二、教学设想:本课一开始直接展示一组轴对称图形,并提出问题,由问题引入数学新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接着,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直观地得出中心对称图形以及两个图形关于某点对称这两个概念,并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其间穿插展示一组来自生活实际中的、体现中心对称的图片,继续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体验中心对称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最后,借助演示,利用精心设计的一组问题,帮助学生掌握两个图形关于一点中心对称的概念、性质.三、重难点:重点:中心对称图形的判定;难点:中心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关于一点中心对称两个概念的区分.四、教学方法:讲授式、探究式五、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请同学欣赏一组轴对称图片.问题:这一组图片具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可称之为什么图形?具体分析这一组图片中的一幅----圆,在圆中加一条线段后提出问题:这幅图片是轴对学生进行议论、交流、评判形成共识一连提出几个问题,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在学生学过轴对称图形的基础上,让称图形吗?再加一条S线后,仍然问这个问题.接着提出问题:这幅图片是否能够通过某种图形运动与自身重合呢?学生用运动的观点来思考问题,这样易于引起学生的联想,便于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二)探究讨论,发现新知1.建立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1)动手操作.请每位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张半透明的薄纸和一张白纸,两张纸上已画有形状、大小相同的图形(如图1),把两张纸上的图形重合,用一枚图钉在点O处穿过,然后将薄纸绕点O旋转180度.(从上面的操作可以看到,旋转后的两张纸上的图形仍然是重合的.)(2)引出概念.师生共同分析从图形旋转到重合的过程,找出其中的本质特征进行描述,再进行归纳和概括,得到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如果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后能与它自身重合,我们就把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3)提出问题.我们平时见过的几何图形中,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