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1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第一课时)(人教A版普通高中教科书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三章)深圳中学许苏华一、教学目标1.了解双曲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2.掌握根据条件求双曲线方程的基本方法;3.用双曲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双曲线方程的理解和根据条件求双曲线方程的基本方法.2.难点:根据条件求双曲线方程的基本方法.三、教学过程1.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的建立1.1概念引入前面我们介绍了圆锥曲线的形成,并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研究了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第二种圆锥曲线——双曲线.双曲线也是具有广泛应用的一种圆锥曲线.如广州电视塔“小蛮腰”的轮廓就是双曲线的一部分绕轴旋转所成的曲面.那么,什么是双曲线呢?我们将类比椭圆的研究方法研究双曲线的有关问题.问题1:椭圆的定义是什么,它的标准方程是怎样的?【活动预设】学生回答,教师通过学生的答案,强调求曲线方程的步骤以及方程中a、b、c间的关系.【设计意图】通过对椭圆及其标准方程的复习,帮助学生回顾椭圆研究的过程,为研究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做准备.问题2:既然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的点的轨迹是椭圆,那么一个自然的问题是:平面内与两个定点的距离的差等于常数的点的轨迹是什么?【活动预设】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探究在直线l上取两个定点A、B,P是直线l上的动点.在平面内取两个定点F1F2,以F1为圆心,线段PA为半径作圆,再以F2为圆心,线段PB为半径作圆,探究点P在线段AB上运动时,两圆交点的轨迹;点P在线段AB外运动时,两圆交点的轨迹.【设计意图】通过强化双曲线概念的抽象和建立过程,提高学生思维的严谨性与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让学生获得焦点、焦距等概念.21.2概念的理解问题3:遵循解析几何研究的内在逻辑,了解椭圆的概念后,应建立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你能类比求椭圆标准方程的过程,尝试建立双曲线的方程?【活动预设】通过生生讨论,明确如何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观察双曲线发现它也具有对称性,而且直线F1F2是它的一条对称轴,因此,我们取经过两焦点F1F2的直线为x轴,线段F1F2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根据双曲线的定义,即对应着等量关系,坐标化得到方程.追问:对于方程如何?【活动预设】学生尝试化简.需先去绝对值,化成类比椭圆标准方程的化简过程,移项、平方,整理得平方整理得从简化、美化入手,继续优化方程.问题4:讨论以上方程的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