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1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第一课时)(人教A版普通高中教科书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三章)松岗中学陈爽一、教学目标1.理解抛物线的定义2.掌握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的求法二、教学重难点1.轨迹法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2.利用定义进行转化求焦半径三、教学过程1.抛物线定义的形成1.1回顾总结,引发思考【实际情境】前两节我们学习了椭圆、双曲线这两种圆锥曲线,它们有丰富的几何性质,也有多种定义形式,在3.1节在信息技术应用中,我们探究了如果动点到定点的距离与到定直线(不过点)的距离之比为当时,点的轨迹为椭圆;在3.2的例题中,延申后我们知道,当时,点的轨迹为双曲线;当时,即动点到定点的距离与它到定直线的距离相等时,点的轨迹会是什么形状?我们一起来探究.如图,是定点,是不经过点的定直线,是直线上任意一点,过点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拖动点,点随之运动.问题1:它的轨迹是什么形状?你能发现点满足的几何条件吗?【预设的答案】抛物线;【设计意图】用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引出课题,自然顺畅,且可以让学生产生类比的想法.问题2:分别表示什么呢?【活动预设】引导学生关注动点到定点与到定直线的距离,从而可以用几何特征表述抛物线的定义.问题3:说到抛物线,你能联想到哪些抛物线形状的图形呢?MMFlF1kMMMFlMFlF2【设计意图】让学生联想生活、科研和生产中的抛物线,并引导学生联想二次函数,产生思维冲突.1.2类比探究,建立方程问题4:1比较椭圆、双曲线标准方程的建立过程,你认为如何建立坐标系,可能使所求抛物线的方程形式简单?【活动预设】(1)分组合作探究;(2)画图尝试,如何建系使得方程形式更简单.教师讲授:根据抛物线的定义中涉及的元素以及抛物线的形状,不难想到可以让准线平行于一条坐标轴,过焦点且与准线垂直的直线为另一条坐标轴,例如可以让准线平行于y轴,过焦点且与准线垂直的直线为x轴,这样仍然有3种情况,继续观察,容易想到,x轴与抛物线的交点是图中KF的中点,可将其设置为原点.【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画图尝试,可以逐渐感知如何建系使得各元素以及曲线的方程形式简单.问题5:设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p,则焦点坐标,准线方程,以及抛物线上一点满足的方程如何表示?【设计意图】(1)体验将几何关系用代数表达式表示;(2)感受直接法求轨迹方程;(3)锻炼化简计算能力.问题6:上述方程就是抛物线方程吗?为什么?【预设答案】还不能确定.【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曲线的方程的充分性与完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