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10.1.2事件的关系与运算》教学设计本小节内容选自《普通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人教A版(2019)第十章《概率》,以下是本章的课时安排:第十章概率课时内容10.1随机事件与概率10.2事件的相互独立性10.3频率与概率所在位置教材第226页教材第246页教材第251页新教材内容分析教材首先在认识随机现象和随机试验的特点的基础上,利用集合论的知识,抽象出样本点、样本空间;类比集合的关系与运算,理解事件的关系与运算;通过古典概型的学习,进一步理解规律的意义,掌握建立规律模型的一般方法。事件的独立性是事件之间的一种重要的关系,它不同于事件的包含、相等、互斥和对立关系,需要用概率来定义,在实际问题中,可以利用乘法公式,求积事件AB的概率。频率的稳定性是概率论的基础,说明随机现象的规律性是客观存在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是可以度量的。我们结合具体的随机试验,通过具体的试验或借助计算机模拟试验来认识频率与概率的关系。核心素养培养通过样本点、样本空间的学习,体会数学抽象的核心素养;通过事件的关系与运算,培养逻辑推理的核心素养;通过古典概型的计算,提升数学建模和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通过相互独立事件的判断,体会数学抽象的核心素养;通过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的计算,提升数学建模和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通过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关系,培养数据分析的核心素养。教学主线随机事件的概率本节课是对上方一节课内容的延伸,继续研究事件之间的关系和运算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1.理解事件的关系与运算,培养学生数学抽象的核心素养;2.通过事件之间的运算,理解互斥事件和对立事件的概念,培养学生数学抽象的核心素养。1.重点:了解随机事件的并、交与互斥的含义,会进行简单的随机事件的运算.2.难点:判断事件的关系、进行事件的运算。(一)新知导入在掷骰子试验中,定义如下事件:C1={出现1点};C2={出现2点};C3={出现3点};C4={出现4点};C5={出现5点};C6={出现6点};D1={出现的点数不大于1};D2={出现的点数不大于3};D3={出现的点数不大于5};E={出现的点数小于5},F={出现的点数大于4},G={出现的点数为偶数},H={出现的点数为奇数}.【问题】在上述事件中,(1)事件C1与事件C2的并事件是什么?(2)事件D2与事件G及事件C2间有什么关系?(3)事件C1与事件C2间有什么关系?(4)事件E与事件F间有什么关系?【提示】(1)C1∪C2={出现1点或2点};(2)D2∩G=C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