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2.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第3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以及直角三角形中特有的判定相似的方法.2.能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与方法】在观察、动手探究等活动中,掌握判定三角形相似的方法,体会转化思想.【情感态度】经历从实验探究到归纳证明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探究、交流能力和推理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3及直角三角形中特有的相似判定方法.【教学难点】探究两个判定定理的过程及其证明方法.课前准备无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观察展示教师用的大三角板(45°和45°)及学生用小三角尺(45°和45°),请学生们观察这样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吗?思考如果一个三角形中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中的两个角对应相等,这样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吗?【教学说明】教师简要回顾学过的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1,2后,提出“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来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呢?”,进而展示所准备好的三角尺,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顺理成章地提出思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问题1作△ABC和△A′B′C′,使∠A=∠A′,∠B=∠B′,分别度量这两个三角形的边长,计算的值,你有什么发现?由此你能作出一个怎样的猜想?【教学说明】让全班同学动手画图,并按要求独立完成探索过程,获得结论后,与同伴交流;只要画图和测量尽可能准确,则会得到它们的比值相等,从而初步了解“有两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的结论.教师巡视,对出现偏差的结论应予以帮助,查找问题,尽量让他们也能获得正确结论.问题2如图,在△ABC和△A′B′C′中,∠A=∠A′,∠B=∠B′,则△ABC~△A′B′C′吗?说说你的理由.2【教学说明】教师应引导学生论证上述结论,在学生动笔前给予适当点拨,让学生能独立完成说理.在巡视时,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指导,并给出足够的时间,锻炼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判定定理3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试一试如图,点D是AB边上一点,且∠ACD=∠B,试问:图中是否存在能够相似的二角形?如果存在,请指出来,并说明理由.【教学说明】现学现用,巩固所学新知识.问题3对于直角三角形,我们知道“有一条直角边和斜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是全等的”,那么如果两个直角三角形中,有一条直角边与斜边的比对应相等,这样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吗?【教学说明】教师应先与学生一道交流,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