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一知识点二学业分层测评第3课时溶液中粒子浓度的关系1.会判断溶液中的粒子种类。2.会判断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单一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判断[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明确两大理论,构建思维模型(1)电离理论①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微弱的,电离产生的微粒都非常少,同时还要考虑水的电离,如氨水中:c(NH3·H2O)>c(OH-)>c(NH+4)②多元弱酸的电离是分步进行的,其主要是第一级电离。如在H2S溶液中:c(H2S)>c(H+)>c(HS-)>c(S2-)(2)水解理论①弱离子的水解损失是微量的(双水解除外),但由于水的电离,故水解后酸性溶液中c(H+)或碱性溶液中c(OH-)总是大于水解产生的弱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如NH4Cl溶液中:c(Cl-)>c(NH+4)>c(H+)>c(NH3·H2O)。②多元弱酸酸根离子的水解是分步进行的,其主要是第一步水解,如在Na2CO3溶液中:c(CO2-3)>c(HCO-3)>c(H2CO3)。2.把握三种守恒、明确等量关系(1)电荷守恒规律电解质溶液中,不论存在多少种离子,溶液总是呈电中性,即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一定等于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如Na2CO3溶液中存在着Na+、CO2-3、H+、OH-、HCO-3,它们存在如下关系:c(Na+)+c(H+)=2c(CO2-3)+c(HCO-3)+c(OH-)(2)物料守恒规律电解质溶液中,由于某些离子能水解或电离,离子种类增多,但原子总数是守恒的,如Na2CO3溶液中CO2-3能水解,故碳元素以CO2-3、HCO-3、H2CO3三种形式存在,它们之间的守恒关系为12c(Na+)=c(CO2-3)+c(HCO-3)+c(H2CO3)(3)质子守恒规律质子守恒是依据水的电离H2OH++OH-,水电离产生的H+和OH-的物质的量总是相等的,无论在溶液中该H+和OH-以什么形式存在。如在Na2CO3溶液中有关系式:c(OH-)=c(H+)+c(HCO-3)+2c(H2CO3)。3.单一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规律(1)对于多元弱酸溶液,应根据多步电离进行分析。例如:在H3PO4的溶液中,c(H+)>c(H2PO-4)>c(HPO2-4)>c(PO3-4)。(2)对于多元弱酸的正盐溶液,根据弱酸根的分步水解分析。例如:Na2CO3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c(Na+)>c(CO2-3)>c(OH-)>c(HCO-3)>c(H+)。(3)多元弱酸的酸式盐溶液要考虑酸根离子的电离程度与水解程度的相对大小,如HCO-3以水解为主,NaHCO3溶液中c(Na+)>c(HCO-3)>c(OH-)>c(H+);而HSO-3以电离为主,NaHSO3溶液中c(Na+)>c(HSO-3)>c(H+)>c(OH-)。(4)不同溶液中同一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要考虑溶液中其他离子对该离子的影响。如在0.10mol·L-1的a.NH4HSO4、b.NH4Cl、c.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