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二年级上册第23课《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朗读训练为主线展开想象进行仿写二、教材内容:以部编本二年级上册第23《祖先的摇篮》为例,进行朗读和仿写的教学。三、教学目标:1.会写“摘、掏”。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二、三小节的问句。3.能展开想象,仿写第三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4.能认读含有“摘、采”等动词的词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四、学习结果:通过本课时的教学,学生能够:(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当堂朗读检测);(2)理解“掏鹊蛋”等词语的意思。(3)能展开想象,仿写诗歌。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字词,回顾课文内容1.开火车复习生字2.编儿歌巩固识字,拍手齐读:大森林,像摇篮,绿树荫,遮蓝天。摘野果,掏鹊蛋,逗松鼠,采蔷薇,捉蜻蜓,逮蝈蝈,那回忆,多遥远。二、学习第二小节1.品析“掏”的妙用(1)联系“一窝喜鹊蛋”图片,理解手伸进了鸟窝中,所以用“掏”。(2)迁移运用:在生活中,还可以说掏什么呢?(掏钱掏耳朵掏口袋)2.指导书写左右结构的“掏、摘”。(1)引导观察两字的结构特点,提示要点:都是左窄右宽,左右等高。(2)教师范写“掏、摘”。(3)学生练写“摘、掏”,评价反馈。3.对比朗读诗歌,体会诗歌语言趣味性。4.品读问句(1)出示:“我们的祖先可曾在这些大树上摘野果,掏鹊蛋?”(2)指导边读边想象画面,读出疑问的语气,读出好奇、猜想的感觉。三、自主理解第三小节1.自读第三小节,将表示动作的词语,画上着重号。2.结合插图认识:逗松鼠、采蔷薇、捉蜻蜓、逮蝈蝈。3.指导读好问句。4.拓展:看夕阳、赏明月、数星星等词组。四、小组合作进行仿写训练1.根据提示,仿写第3小节。2.评点学生仿写作品。五、学习第四小节1.理解“苍苍茫茫”。出示原始森林的图片,感受原始森林的辽阔、茂密、美丽。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四小节。六、配乐朗读全诗陈陈花都区秀全街乐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