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祖先的摇篮》的教学设计芜湖市沈巷第二小学陈德清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一首散文诗,以儿童的眼光去追想那古老的原始森林。用充满童真童趣的幻想优美的语言,把我们的思绪引向遥远而又神秘的远古时代,去探寻人类祖先生活过的地方诗歌共有4小节。第1小节由爷爷的话引出“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的说法,这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由此,“我”产生了丰富的想象,而这些想象又都源于“我”真实的童年生活。课文最后,树叶的响声使“我”的思绪回到现实中来,并与诗歌的开头相照应将情感充分地表达了出来。学情分析关于人类祖先和原始森林的话题,孩子们很感兴趣,教学时,可以从此话题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为课文的学习做好铺垫。学生对于“祖先的摇篮”的理解有些困难,教师要注意引导和提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问句。3.展开想象,仿照课文内容说一说。4.学习准确使用动词,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过程与方法】1.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2.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交流讨论,理解、感悟课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重点难点重点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2.读好问句,学习准确地使用动词。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难点1.展开想象,仿照课文内容说一说。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图片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7个生字,书写“祖、望、掏”3个生字;2、正确朗读诗歌,仿写诗歌;教学重难点:重点:1、正确认读7个生字,书写“祖、望、掏”3个生字;2、正确朗读课文。难点:展开想象,仿照课文内容说一说。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图片教学过程:一、看图,引入课题1、出示(宝宝摇篮图片)师:同学们,一起来看这个小宝宝睡在哪里?(板书:摇篮)师:对宝宝睡在这里,很快就进入梦乡,他梦见了另一个摇篮?你们猜是哪里?(板书:祖先的)2、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轻声朗读诗歌。(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2、思考:祖先的摇篮是什么样的?感知第一小节(1)出示第一小节诗歌。强调读出原始森林的树荫浓密、一望无边;(2)齐读;(3)师生合作读。3、感知二、三两小节师:这么古老的森林,我们的祖先在做些什么呢?找出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