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祖先的摇篮》【教学目标】1.巩固认识“祖、掏”等7个生字,认读含有“掏、摘”等动词的词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二、三小节中的问句。3.能展开想象,仿照第二、三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4.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二、三小节中的问句。2.能展开想象,仿照第二、三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课时】第2课时【教具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1.板书“摇篮”,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摇篮”吗?2.追问:我们中华民族祖先的摇篮是什么呢?(板贴:原始森林)3.引题,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强调“祖”的书写)。4.齐读课题。二、复习字词,听读课文。1.出示生字,认读并组词。祖掏逗蔷薇逮忆(1)齐读:1个生字读2遍,拼读1遍,直读字音1遍。(2)开小火车读:1个生字读1遍,只读字音并组词。2.出示儿歌,认读巩固。男女生对读:大森林,像摇篮。绿树荫,遮蓝天。摘野果,掏雀蛋。逗松鼠,采蔷薇。捉蜻蜓,逮蝈蝈。那回忆,多遥远。3.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原始森林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的祖先在这里又是怎么生活的?三、朗读课文,学习第1小节1.出示学习要求: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第1小节,思考:祖先的摇篮是什么样子的?课文中是怎么描述的?2.指名汇报。3.点拨:“浓绿的树荫”让我们不禁想到了一个词语,叫——郁郁葱葱;“一望无边”还可以换一个说法就是——无边无际,指原始森林大的看不到边际;“遮住了蓝天”是说大森林里树木茂盛,枝叶密密层层,绿荫蔽日。4.追读:就连作者也忍不住感叹道:真有意思,这是多大的摇篮啊!(引读)5.齐读:孩子们,让我们也大声地向这摇篮发出深深的感叹吧!四、品读感悟,学习第2小节1.出示学习要求:我们的祖先在大森林里做了哪些有意思的事呢?听读课文第2小节,并用记号笔划出来。2.指名朗读。3.朗读指导:(1)这一小节中出现了两个问句,应该怎样读好它呢?(2)为什么要读出好奇、推测的语气?(3)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祖先在原始森林里生活的情景是作者想象和推测的,而不是亲眼所见?(我想、可曾)(4)练习朗读。4.指名汇报:我们的祖先在大森林里做了哪些有意思的事?(板贴:摘野果、掏鹊蛋、追野兔、赏蘑菇)5.换词比较:(1)出示图片,小朋友把手伸进了鸟窝中,试图把鸟蛋取出来,这个动作叫做“掏”。(2)在日常生活中,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