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有理数的乘法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出发,用贴近生活的实例,引导学生动脑,动手,观察,归纳,在将实际问题数学化,用数学手段研究实际问题过程中,建立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有理数乘法运算律。有理数乘法它是应用广泛的一种运算,是初等数学的重要内容,为今后学习的实数运算,整式运算,分式运算,二次根式等的运算奠定了基础。也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必备知识.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已经掌握了正数的乘法运算,可以毫不费劲的从实际生活中找到实例。引入负数后就不同了.如“正数与负数相乘”,“负数与负数相乘”,“负数与0相乘”,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找到合适的解释,为此教师要设计生活气息浓,方便学生理解的情境,让学生通过探索,掌握理解有理数乘法.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经历有理数乘法这一知识的产生过程,规律的发现过程,了解有理数乘法的实际意义,理解有理数的乘法法则。2.熟练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正确、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能力目标:在探究和交流活动中,促进观察、猜想和归纳概括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四、重点、难点重点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正确运算;难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探索过程,以及对法则的理解.五、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设计意图说明创设问题情境我们学了正数、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例如:某校实验楼,一楼大厅的高度是0m,往楼上方向为正,往地下室的方向为负,每级台阶的高度为15厘米,上楼上一级台阶用那个数表示,下楼下一级台阶用那个数表示。有了负数后,数的范围扩大为有理数,那么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如何进行呢?那么这节课就学1.8有理数的乘法(教师板书)1.请看下面问题。(ppt展示。)经测量,图中每一级台阶的高度是15厘米.现规定,一楼大厅的高度是0,从一楼大厅往楼上的方向为正,从一楼大厅往地下室的方向为负.思考:1、当A向楼上方向走1、2、3、4级台阶时,他所通过问题引入课题,引起学生的然就欲望和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生活中的实际出发,易使学生体验到负数是现实生活的需要,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数学在的高度分别是多少?如何用算式表示?答:15×1=15(厘米)15×2=30(厘米)15×3=45(厘米)15×4=60(厘米)(学生板书)2、当A向地下室方向走1、2、3、4级台阶时,他所在的高度分别是多少?如何用算式表示?答:(-15)×1=-15(厘米)(-15)×2=-30(厘米)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