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线段、射线、直线【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自学、讨论认识并学会用符号表示线段、射线、直线。2、通过生活体验、探索活动,使学生感知并理解“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两点确定一条直线”。3、通过回忆、观察、思考、自学、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尝试能力、观察思考能力和创造力。4、使学生意识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并渗透一些数学思想。【教学重点、难点】教材重点:理解“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学习重点:用符号表示线段、射线、直线。【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初步认识、学习了线段、射线、直线的基本特征,知道线段、射线、直线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知道从一点可以引出无数条射线,能用直尺画线段、射线、直线。另外,还有“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基础。在学习方法与能力上,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自学、讨论、交流、反思等方法与能力。这都为本节课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知识与能力背景。【教学准备】课件、直尺或三角板,学生尺(学生用)。【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生成新知。师:自从第一次龟兔赛跑之后,小兔子一直想再找个机会和小乌龟重新比试比试,机会终于来了,它在路口遇到了小乌龟,提出了再比一次的请求,并一口气说出了比赛的方式与方法:(课件出示下图)还是从这儿到那棵大树,不过,这次是谁走的路近就是谁赢。小兔子先选择路线。①②③师:同学们说说小兔子是选择了哪条路线?生:第二条路线。师:为什么?生:在这三条路线中第二条最近。师:没错。在这三条路线中第二条是比较近。聪明的小兔子和大家的想法是一样的。可是结果呢?还是小乌龟获胜了,你们知道是怎么回事吗?小乌龟是怎么走的呢?1(学生有点莫名其妙,也有的开始窃窃私语。)生1:小乌龟是沿着直线走的。生2:小乌龟走的是两点之间的线段。师:对,小乌龟走的是两点之间的线段。(出示线段)①②③师:小兔子还想耍赖,想重走一次,你们认为小兔子能比小乌龟走的更近吗?为什么?生3:恐怕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两点之间,好象就是线段最短。生4: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师:是的,在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出示)这两点之间的这条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出示)师:小兔子这次是输在哪儿了?(几个学生先说了自己的看法)生:缺乏数学知识。【评析】故事导入,学生兴趣盎然,激起的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诱发了学生探索、获取知识的欲望,轻松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