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重庆高校依托红色资源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思路.docx
下载文档

ID:473165

大小:22.06KB

页数:5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0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重庆高校 依托 红色 资源 开展 大学生 理想信念 教育 新思路
重庆高校依托红色资源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思路   摘 要:通过对重庆红色资源进行梳理、整合,形成特色鲜明的重庆红色教育产品,采用科学有效的教育模式,解决理想信念教育枯燥、单调的弊端,创造富有生机的教育机制,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坚决信仰,努力学习,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感。  关键词:重庆红色资源大学生理想信念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23)05(b)-0145-01    重庆是一座有着悠久革命传统的英雄之城,在风雨如磐的革命岁月中,孕育出以崇高的思想境界、坚决的理想信念、巨大的人格力量和浩然的革命正气为主要内容的“红岩精神〞。红岩精神是什么?红岩精神是以周恩来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在革命战争岁月中形成的“爱国、奋斗、团结、奉献〞的革命精神。重庆市高校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方面虽然也利用了一些红色资源,如重庆邮电大学的“红岩网站〞,但是这些尝试也仅仅是局部的,小范围的,还没有充分发挥出重庆红色资源的重大价值。本文将对重庆高校在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时应该选取的红色资源内容和应该采取的教育形式两方面进行思考与探索。    1 整合红色资源,形成“一线三点〞的教育主线  一线就是以红岩文化为主线,三点是以革命先烈、时代典范和群众力量为落脚点,有利于高校科学、有序地对大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1.1 革命先烈  重庆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在抗日战争时期,许云峰、江姐由于叛徒出卖被关押在渣滓洞里。在狱中,他们受尽了折磨,凶残的敌人甚至把竹签钉进了江姐的十指。面对毒刑,她傲然宣告:“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还有无数个江姐这样的大智大勇、威武不屈、忠贞不渝、视死如归的共产党人,他们谱写了一首黎明时刻的悲壮史诗,是一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最震撼人心的共产主义教科书。  1.2 时代典范  重庆近年来涌现出了许多典范人物,他们为重庆的建设和开展谱写了新的篇章。他们的英雄事迹也鼓励着人们不断努力,为重庆和祖国的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例如,每年的“振兴重庆争光奉献评选〞活动,每年都选出10余位获奖者,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为全社会树立了一批值得学习的典范,让重庆人民感受到典范就在身边。如,东亚最古老的人类——“巫山人〞的发现者,黄万波。他们对事业的执着精神将鼓励着高校学子勇攀科学顶峰,树立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  1.3 群众力量  在当代,三峡移民精神成了社会的主旋律,这是一个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表达。三峡百万移民创造出了一种新的精神:顾全大局的爱国精神、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舍己为公的奉献精神、万众一心的协作精神。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使他们深刻领会“红岩精神〞所包含的崇高理想境界、坚决理想信念等内涵,更加鼓励当代的莘莘学子们为了祖国的繁荣而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2 建立“三三制〞教育新模式  “三三制〞模式即理论教学三分之一、参观体验三分之一、互动交流三分之一。这种教育模式既突出了理论的重要地位,又强调实用性,防止空洞说教,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2.1 理论教学  高校在开好政治理论课和政治品德课的同时,应积极推进“红色资源进课堂〞工程,把瞻仰红色故居、使用红色教辅材料、学习革命传统等列入教学方案,计入课程学分,大力深化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这样既突出了重庆地方的精神文化特色,又拉近了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2.2 参观体验  高校要与重庆红色文化旅游、研究基地联系,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 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组织大学生分期分批参与社会实践锻炼和学习;高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运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宣传重庆红岩文化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载体。学校应根据青年学生的特点,科学地设计与安排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既突出主旋律,又表达趣味性,寓教于乐,使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气氛中增强爱国的情感。  高校应当积极探索利用红色资源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多样化途径,把主题教育和日常教育、聚合式教育与辐射式教育、个体体验式教育和群体体验式教育、“鼓励式〞教育与感染式教育等结合起来,从课堂教学中延伸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中,积极开展各种实践性、情景式、体验式的教育活动。高校要经常性地组织大学生走出校园,到社区、工厂、部队、农村宣讲红色精神;组织学生就红色精神进行科学研究,创作编排有一定深度和文化底蕴的弘扬红色精神的文艺作品,建立校园红色文化体系等。比方,可以利用节假日或者假期,组织学生开展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重走红军路、调研红色资源、开展红色旅游、体验红色生活、重温红色历史等活动。通过开展这些活动,熏陶大学生对革命传统文化的认同情感、充实其精神生活、升华其思想境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2.3 互动交流  高校要有组织、有方案地开展社会调查,深入各行各业参观、访问、调查研究,认识社会。通过互动交流,一方面,使他们亲身体验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感受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劲步伐,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另一方面,通过对落后地区的民情、社情考察,增强忧患意识,提高为祖国富强、人民幸福而努力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从而不断增强振兴中华,造福人民的责任感。  高校要积极建立红色网站,登载红岩故事,传播红岩精神和红色文化,将思想政治内容充实到网站的各个栏目,将感人革命故事、经典革命歌曲、惊险革命场景、典型红色电影等上载网站,并开辟“红色论坛〞专栏,将网站建设成为以人生导航为切入点的集思想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素质培养、信息效劳为一体的综合性网站,网上网下联动、全时关注、全程覆盖的立体交叉思想政治小编络系统,办成为广阔学生心海导航的明灯。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3-12-08.  [2] 类延旭.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重在引导[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23(10).  [3] 姜正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实省思[J].兰州学刊,2023(5).  [4] 叶中锋.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策略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23(1).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