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第37卷第2期阴山学刊YINSHANACADEMICJOURNALMar.2024Vol.37No.2从释意理论看电影《你好,李焕英》幽默元素字幕的翻译策略田英涛,徐宗钰(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北京100029)摘要:字幕翻译是观众了解非母语影视的主要手段,优秀的字幕翻译也成为海外观众更好地了解中国电影和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字幕翻译同口译不乏相通之处,因此源于口语实践研究、倡导脱离源语言外壳束缚的释意理论,不仅指出了译者在字幕翻译过程中应了解的原则和方向,也启发译者跳出具体翻译策略的限制,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采取合适的翻译策略,对于电影字幕翻译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华语喜剧电影中的幽默元素体现了中国浓厚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是译者较难处理的部分。电影《你好,李焕英》在翻译诸如双关语、特色方言、富有时代感的流行语和富含中国文化特色的话语这些包含幽默元素的字幕时采取了替换、归化、异化、减译等不同翻译策略。关键词:释意理论;字幕翻译;《你好,李焕英》;幽默元素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869(2024)02-0062-06一、引言随着我国国力的提升、全球文化交流和融合的不断深化,作为文化软实力之一的中国电影电视剧发展迅速,积极走出国门,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精神和中国文化。字幕翻译作为观众了解非母语电影的主要途径,对中国电影在海外的传播具有强大的影响力。由于我国影视对外出口翻译起步较晚,影视翻译理论水平较低,几乎还没有形成理论体系。但近年来,电影汉语字幕英译研究已受到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不少学者或译者从不同的理论角度去分析成功走出国门的电影字幕翻译,例如张阅(2021)[1],武飞艳(2022)[2],黄春宝(2022)[3],嵇东(2022)[4]等,为广大电影字幕翻译者拓宽视野,给予启发。电影《你好,李焕英》这样一部具有时代风格和地域特色的中国影片,能引起外国观众的感情共鸣,与其高质量的字幕翻译紧密相关。本文以此片幽默元素的字幕翻译为例,从释意论的角度分析其翻译策略,以期给众多的字幕翻译者以启发。二、电影字幕翻译的特点电影是声音与画面的结合体。中国翻译学者钱绍昌(2000)[5]认为,影视语言具有聆听性、综合性、瞬间性、通俗性和无注性等特点,受到时、空的限制。字幕翻译虽基本不改变原片的图像和声音信息,但字幕信息和原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