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0623-国金证券-汽车零配件行业:特斯拉产业系列深度报告二:从特斯拉观汽车智能化智能驾驶爆发在即.pdf
下载文档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160623 证券 汽车零配件 行业 特斯拉 产业 系列 深度 报告 汽车 智能化 智能 驾驶 爆发 在即
-1-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长期竞争力评级长期竞争力评级:高于行业均值高于行业均值 市场数据市场数据(人民币)人民币)行业优化平均市盈率 27.93 市场优化平均市盈率 15.87 国金汽车零配件指数 10136.26 沪深 300 指数 3117.32 上证指数 2891.96 深证成指 10255.27 中小板综指 11282.25 相关报告相关报告 1.电动与智能齐飞 Tesla 浪潮来袭-特斯拉产业系列深度报告一.,2016.6.22 2.行业销量增速好转 持续推荐智能化与电动化-汽车行业周报(20.,2016.6.19 3.国内首个无人驾驶基地开园 继续推荐智能汽车-汽车行业周报(2.,2016.6.14 4.国内首个无人驾驶测试基地开园 期待无人驾驶路线图发布-智能汽.,2016.6.14 5.iCar 五年内有望上路 继续推荐智能汽车-汽车行业周报(20.,2016.6.6 崔琰崔琰 分析师分析师 SAC 执业编号:执业编号:S1130516020002(8621)60230251 鲁家瑞鲁家瑞 联系人联系人(8621)61038264 骆思远骆思远 分析师分析师 SAC 执业编号:执业编号:S1130515070001 特斯拉产业系列深度报告二:特斯拉产业系列深度报告二:从从特斯拉特斯拉观观汽车智能化汽车智能化 智能驾驶爆发在即智能驾驶爆发在即 行业观点行业观点 特斯拉:自动驾驶商业化的特斯拉:自动驾驶商业化的引领者引领者。特斯拉 Model S 在出厂时就装载各种传感器,再配合 GPS 和高精地图,基本具备自动驾驶的硬件基础。软件方面,特斯拉通过独有的空中升级功能,可以像 iPhone 一样实现频繁、持续的更新换代,使车主可以免费便捷地自行升级,并使用最新的自动驾驶功能。从 2014 年 11 月发布 V6.0 系统以来,1 年时间内特斯拉自动驾驶系统升级 4 次;V7.1 可以实现短时托管,2018 年有望实现自动驾驶。智能驾驶势在必行,智能驾驶势在必行,看好特斯拉智能驾驶技术路线。看好特斯拉智能驾驶技术路线。智能网联汽车是即将到来的汽车革命,在政策和市场的相互推动下,汽车快速步入智能化时代。目前,全球有 7 万多辆配备自动驾驶功能的 Model S,每天可上传约 420 万公里的自动驾驶数。特斯拉具备传统车企与互联网企业双重基因,通过“深度学习与空中升级”,可高效快速地深化智能化水平,2018 年有望自动驾驶。特斯拉 Model S 在出厂时基本具备自动驾驶硬件基础,自 2014 年 11 月发布自动驾驶 V6.0 系统以来,1 年时间内特斯拉自动驾驶系统升级 4 次至V7.1,可实现短时托管。看好特斯拉自动驾驶技术路线:1)硬件一步到位,自动驾驶系统像 iPhone 一样可空中升级;2)7 万辆存量汽车,每天获得海量低成本测试数据;通过深度学习,不断优化。ADAS 提升单车智能化先行,开启千亿蓝海市场。提升单车智能化先行,开启千亿蓝海市场。智能网联汽车是 ADAS与车联网的完美结合,车联网受通信基础建设落后通讯标准未统一影响,未来的普及速度会落后于 ADAS。我们预计到 2020 年国内乘用车 ADAS 前装市场规模达 1,350 亿元,商用车 ADAS 前装市场规模达 85 亿元,存量车ADAS 市场规模 600 亿元,总体市场规模接近 2,000 亿元,未来五年年复合增长率将接近 100%。感知给汽车装上智慧的眼睛,雷达与摄像头各显神通。感知给汽车装上智慧的眼睛,雷达与摄像头各显神通。感知技术是智能驾驶的第一步,起到信息输入的关键作用。摄像头与雷达等感知设备由于各自优势,将融合使用,满足感知端需求;而同类传感器将在单一功能上纵向深度发展。底盘电子控制底盘电子控制系统系统供应商将长期掌控供应商将长期掌控 ADAS 集成控制领域。集成控制领域。手机电脑芯片厂商过度产能逐步向汽车转移,加快汽车芯片的发展;而深度学习 GPU 和FPGA 构架的推出为智能驾驶天文计算体量提供可能;4G/5G 以及 CAN 总线的技术进步为汽车通讯提供便捷。对于判断集成来讲,底盘电子控制系统供应商将长期掌控 ADAS 集成控制领域。看好底盘电子看好底盘电子控制系统供应商控制系统供应商布局智能驾驶布局智能驾驶。执行模块涉及汽车转向与制动,是汽车安全最核心的技术,也是与整车厂关系最为密切的部分;随着汽车制动系统从机械制动到电子化的提升,ESP(车身电子稳定系统)和 IBS(智能刹车系统)的推出为智能驾驶做好执行端技术储备。重点看好在智能驾驶有所布局的底盘电子控制系统供应商。投资建议投资建议 智能汽车是未来长期的投资方向,2016 年是智能汽车元年,产业步伐加快倒逼法规放开。特斯拉产业链持续关注,特别是特斯拉代表的两个趋势,智能化与电动化。智能化,推荐拓普集团、双林股份、均胜电子、万安科技、亚太股份、云意电气,建议关注长信科技、欧菲光。风险提示风险提示:智能驾驶产业进程不及预期,相关法规改革不及预期。77568796983610875119151295513994150623150923151223160323160623国金行业 沪深300 2016 年年 06 月月 23 日日 汽车零配件行业汽车零配件行业 20162016 年年日常日常报告报告 评级:评级:买入买入 维持评级维持评级 行业深度研究行业深度研究 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深度研究-2-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目 录 1 特斯拉:自动驾驶商业化的引领者.7 1.1 特斯拉自动驾驶系统空中升级 深度学习.7 1.2 传感器“眼明耳聪”助特斯拉实现自动驾驶.9 1.3 雄心勃勃 2018 年将实现自动驾驶.10 2 智能驾驶势在必行 看好特斯拉技术路线.12 2.1 政策:各项政策积极推动 汽车步入智能化时代.12 2.1.1 各国政府纷纷支持无人驾驶发展.12 2.1.2 国内亦加快步伐实现汽车智能化.13 2.1.3 产业倒逼法规改革 无人驾驶合法化迫在眉睫.14 2.2 汽车智能化路线大 PK 看好特斯拉技术路线.15 2.2.1 特斯拉:硬件到位,软件不断升级.15 2.2.2 Google:硬件外包,软件自主.17 2.2.3 传统汽车厂商:依赖汽车电子系统供应商 不断提升单车智能化.19 2.2.4 看好特斯拉路线 传统车企与互联网企业合作是趋势.20 2.3 自主品牌企业奋起直追 有望弯道超车.21 2.4 ADAS 提升单车智能化先行 开启千亿蓝海市场.23 2.4.1“单车智能化+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单车智能化先行.23 2.4.2 智能驾驶开启 ADAS 千亿级市场.24 3 智能驾驶感知层:雷达与摄像头各显神通.25 3.1 感知给汽车装上智慧的眼睛 市场高速发展.25 3.2 雷达:感知端最重要的组成 对无人驾驶说“YES”.26 3.2.1 超声波雷达是泊车系统最常用、最关键的传感器.26 3.2.2 毫米波雷达:ADAS 核心传感器.27 3.2.3 激光雷达效果最好 专用产品可大幅度降低成本.28 3.2.4 汽车雷达市场被国外垄断.34 3.3 视觉 ADAS 系统发展迅速.35 3.3.1ADAS 带动汽车芯片需求快速增长.35 3.3.2 手机电脑芯片厂商纷纷布局汽车芯片新战场.36 3.3.3 智能汽车“芯”挑战.38 3.3.4 中国汽车芯片几乎全部依赖进口,有望出现“芯”气象.39 3.3.5 视觉算法:为不同 ADAS 功能搭载最优算法.40 3.3.6 车用摄像头:外资品牌把控 未来 5 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 30%.42 3.4 感知应用趋势:同类传感器叠加 单一功能上的纵向深度结合.42 4 智能驾驶判断层:底盘电子控制系统供应商将长期占主导地位.45 4.1“ECU/CAN 总线”:智能驾驶判断与信息传送的黄金搭档.45 4.1.1 ECU:智能汽车的控制核心.45 4.1.2 CAN 总线使 ECU 快速传送信息成为可能.45 4.2 智能驾驶 ECU:深度学习助推无人驾驶 GPU 与 FPGA 迎来新机会.46 行业深度研究-3-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4.2.1 深度学习推动汽车实现无人驾驶.46 4.2.2 深度学习为 GPU 与 FPGA 产业带来新机会.47 4.3 智能驾驶 ECU:车联网将帮助 ECU 更好的判断.48 4.4 底盘电子控制系统供应商掌控 ADAS 集成控制领域.50 5 智能驾驶执行层:看好底盘电子控制系统供应商布局智能驾驶.52 5.1 执行端是决胜智能驾驶领域的关键.52 5.2 汽车电控制动:从机械制动到电子化的提升.52 5.2.1 盘式制动器将逐步替代鼓式制动器.52 5.2.2 汽车制动电控化 为智能驾驶做好准备.54 5.2.3 ESP/ESC:实现智能驾驶的核心底盘电控技术.55 5.3IBS:线控技术升级终点 无人驾驶的最佳选择.57 5.3.1 IBS 线控技术升级终点.57 5.3.2IBS:无人驾驶的最佳选择.58 6 行业投资分析.61 6.1 看好智能驾驶产业链.61 6.2 上市公司通过并购快速切入智能网联汽车.61 7 风险提示.64 图表目录 图表 1:特斯拉向车主推送新系统.7 图表 2:特斯拉 OTA 升级历史.8 图表 3:特斯拉自动驾驶已可实现短时托管.8 图表 4:特斯拉盲区预警功能.9 图表 5:特斯拉自动变道功能.9 图表 6:特斯拉配备的传感器.9 图表 7:特斯拉周身传感器让其“眼明耳聪”.9 图表 8:特斯拉 Model S 与其他车型自动驾驶功能对比(:标配;:选配;-:无).10 图表 9:各地区政府对无人驾驶的政策支持对比.12 图表 10:智能汽车发展路线图.13 图表 11:国内智能网联汽车方面相关事件.13 图表 12:奔驰自动驾驶概念车.14 图表 13:乐视超级汽车.14 图表 14:ios1 升级到 ios9 十几款 iPhone 就颠覆了整个手机产业.15 图表 15:特斯拉通过 OTA 持续升级系统 扁平化产品带来无差异的用户体验 16 图表 16:用户使用自动驾驶功能的数据都会上传给特斯拉.16 图表 17:Google 无人驾驶汽车.17 图表 18:Android 系统市占率迅速超过 ios、Symbian.18 图表 19:Android 市占率从 4%提高到 81%只用了 7 年时间.18 图表 20:2014 年 9 月至 2015 年 11 月 Google 无人驾驶车故障次数及原因.18 行业深度研究-4-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图表 21:传统汽车厂商在自动驾驶领域进展.19 图表 22:特斯拉具备传统车企和互联网双重优势.20 图表 23:无人驾驶两种不同的策略(传统车企 VS 互联网企业 VS 特斯拉)21 图表 24:自主品牌企业在智能汽车领域的进展及规划.21 图表 25:正在高速公路行驶的长安睿骋无人驾驶汽车.22 图表 26:北汽无人驾驶车正在提供试驾.22 图表 27:乐视超级汽车 LeSee.23 图表 28:百度自动驾驶车正在进行路测.23 图表 29:ADAS 系统基本构成.23 图表 30:ADAS 智能驾驶具体应用.23 图表 31:ADAS 产业链供应商.24 图表 32:ADAS 市场预测(单位:亿元).24 图表 33:传感器技术路线图和相关的自动驾驶功能.25 图表 34:2015-2030 年自动驾驶汽车中的传感器模块市场.26 图表 35:LIDAR 栅格地图.26 图表 36:大众第三代超声波半自动泊车系统.27 图表 37:毫米波雷达是 ADAS 核心传感器.27 图表 38:奔驰 S 级使用多达 7 个雷达.27 图表 39:全新奥迪 A4 使用 5 个毫米波雷达.28 图表 40:双模雷达 用于 Stop&Go 自动跟车.28 图表 41:毫米波雷达发展方向.28 图表 42:谷歌无人驾驶汽车中的激光雷达.29 图表 43:激光雷达地形绘测.29 图表 44:Velodyne 64 线激光雷达解剖图.30 图表 45:互联网企业花盆式激光雷达.31 图表 46:传统车企倾向嵌入式激光雷达.31 图表 47:Velodyne32 线新款固态混合超级冰球扫描型雷达.32 图表 48:固态激光雷达.32 图表 49:福特使用 Velodyne 激光雷达成像图.33 图表 50:Velodyne hdl-64e 激光扫描雷达成像图.33 图表 51:法雷奥与 Ibeo 合作量产的 ScaLa.34 图表 52:Ibeo 的 LUX 和 miniLUX 产品.34 图表 53:Quanergy 第一款产品 M8-1.34 图表 54:Quanergy 在 2016 年 CES 上用于展示 S3 Demo 的红色奔驰.34 图表 55:2015 年汽车雷达主要厂家市场占有率(单位:%).35 图表 56:机器视觉原理图.35 图表 57:2014-2020 年全球汽车半导体营收规模(单位:亿美元,%).36 图表 58:2014 年全球汽车半导体厂商前十营收情况(单位:亿美元).36 图表 59:2011-2015 年中国汽车电子芯片行业市场规模(单位:亿元).39 行业深度研究-5-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图表 60:2016-2020 年中国汽车电子芯片需求预测(单位:亿元).39 图表 61:偏航预警功能原理.40 图表 62:用于行人检测的 DMP 算法.41 图表 63:行人检测上,CNN 由于 DPM.41 图表 64:夜视系统.42 图表 65:车用前置摄像头市场规模预测(单位:百万).42 图表 66:2015 年汽车摄像头模组供应商及份额(单位:%).42 图表 67:无人驾驶汽车的“三重”测距传感器及其优劣势.43 图表 68:ECU 的基本组成.45 图表 69:汽车普遍的 ECU 结构类型.45 图表 70:经典 CAN 总线构造图.46 图表 71:汽车 CAN 总线主要特点.46 图表 72: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的分支.47 图表 73:深度学习在汽车中的应用.47 图表 74:全球 GPU 市场竞争格局(单位:%).47 图表 75:英伟达最新推出的 Tesla P100 芯片.47 图表 76:全球 FPGA 市场竞争格局(单位:%).48 图表 77:Xilinx 开发的 FPGA 芯片.48 图表 78:2G、3G 和 4G速度对比表.48 图表 79:4G 网络下的车联网.49 图表 80:TSP 处于车联网产业链核心地位.49 图表 81:国内车联网市场空间.50 图表 82:欧美 ECU 市场竞争格局(单位%).51 图表 83:日本 ECU 市场竞争格局(单位:%).51 图表 84:执行端是实现智能驾驶的核心.52 图表 85:汽车制动系统结构示意图.53 图表 86:鼓式制动器结构图.53 图表 87:鼓式制动器工作原理示意图.53 图表 88:盘式制动器结构图.54 图表 89:盘式制动器工作原理示意图.54 图表 90:通风制动盘散热示意图.54 图表 91:陶瓷制动盘示意图.54 图表 92:汽车电子制动相关产品.55 图表 93:ESP/ESC 技术发展历程.55 图表 94:配备 ESP 系统可有效防止侧滑侧翻.56 图表 95:各地区政府对无人驾驶的政策支持对比.56 图表 96:中国自主品牌汽车 ESP/ESC 安装情况.57 图表 97:EMB 主要的优点.58 图表 98:博世智能刹车系统(IBS).58 行业深度研究-6-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图表 99:IBS 工作原理图解.58 图表 100:iBooster 可实现多种刹车方式.59 图表 101:iBooster 与智能驾驶可实现完美配合.59 图表 102:重卡安装 AEB 系统.60 图表 103:ACC 实现智能跟车.60 图表 104:智能驾驶产业链解析.61 图表 105:智能驾驶相关上市公司盈利预测与财务指标.62 行业深度研究-7-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 特斯拉:自动驾驶商业化的引领者特斯拉:自动驾驶商业化的引领者 1.1 特斯拉自动驾驶系统空中升级特斯拉自动驾驶系统空中升级 深度学习深度学习 革命性的空中升级(革命性的空中升级(OTA)功能,使汽车设计和制造环节的软硬件分开。)功能,使汽车设计和制造环节的软硬件分开。特斯拉汽车可以像 iPhone 手机一样,以 OTA 的方式来升级系统固件,这在汽车业内尚属首次。当特斯拉有新的功能更新时,可远程推送给特斯拉车主,车主只需在联网状态下免费下载安装新系统,即可享受特斯拉的最新功能。这样特斯拉在设计制造完成后,硬件上已经具备了实现更多新功能的条件,只需在未来通过软件升级来一步步“解锁”新功能。软件更新经济便捷,使特斯拉时刻保持最优化。软件更新经济便捷,使特斯拉时刻保持最优化。对于传统汽车厂商,无论是导航地图等基础功能的升级还是仪表盘、空调系统的更新,都需要向车主寄送 USB 或者开车去 4S 店更换升级,并且需要花费一笔费用,而对于特斯拉车主,无需花费任何费用和时间,即可完成升级,并享受众多新的功能。车主甚至可以通过更新系统来提升特斯拉的动力性能,因为特斯拉可通过固件升级优化变频器算法从而提升动力性能;当特斯拉发生软件层面的故障时,仅通过远程更新即可修复系统漏洞,甚至无需传统意义上的物理召回,这对传统汽车来说难以想象。图表图表 1:特斯拉向车主推送新系统:特斯拉向车主推送新系统 来源:公开资料,国金证券研究所 空中升级功能显著加快,促进自动驾驶系统渗透。空中升级功能显著加快,促进自动驾驶系统渗透。自特斯拉 2014 年 11 月首次针对中国发布 V6.0 版本系统以来,已进行了 5 此重大升级,从最初的中文导航、智能空气悬架到 V6.1 系统的车道偏离预警,再到 V6.2 系统的主动巡航控制、自动紧急制动,最初售出的 Model S 不需要任何硬件更新已经逐步“解锁”了很多智能功能。2015 年 10 月,特斯拉又发布了 V7.0系统,其中一项重大更新便是 Autopilot(自动驾驶)功能,此时的特斯拉已经具有了自动车道保持、自动变道和自动泊车功能,可以实现人为干预下的半自动驾驶。2016 年 1 月,特斯拉推出了最新的 V7.1 系统,新增了垂直泊车、手机或车钥匙遥控召唤等功能,使自动驾驶功能更加智能。正是因为特斯拉的空中升级功能,使其车辆可以像 iPhone 一样实现频繁、持行业深度研究-8-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续的更新换代,使车主可以免费便捷地升级使用最新的自动驾驶功能,显著加快了特斯拉自动驾驶系统的渗透。图表图表 2:特斯拉特斯拉OTA升级历史升级历史 推送时间推送时间 系统版本系统版本 新增重要功能新增重要功能 2016 年 1 月 V7.1 垂直泊车、手机或车钥匙遥控召唤、丰富实时道路显示等功能 2015 年 10 月 V7.0 自动车道保持、自动变道和侧方自动泊车、仪表盘提显示视化道路等功能 2015 年 4 月 V6.2 3D 导航、车速辅助、主动巡航控制、前撞预警、自动紧急制动、盲点警报、车道偏离警报和自动远光灯等辅助驾驶功能 2015 年 2 月 V6.1 车道偏离预警、自动追踪道路标志、识别当前路段限速值、盲点预警、行程电量预估和智能温度预设等功能 2014 年 11 月 V6.0 中文导航和地图服务、语音命令设定目的地、智能空气悬架、无钥匙启用和新的电源管理选项(节能模式)等功能 来源:公开资料,国金证券研究所 深度自主学习,使特斯拉更快成为“老司机”。深度自主学习,使特斯拉更快成为“老司机”。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系统能够通过不断地收集信息,了解在不同路况下,如何更好地行驶,随着时间的推移,特斯拉的系统可以自动学习,变得越来越聪明。特斯拉目前还不能实现完全的自动驾驶,需要驾驶员的主动干预,而每次主动干预对于特斯拉来说都是一次学习机会,其能够对“犯过的错误”进行修正,并不断完善功能。另外,自动驾驶系统会自动搜集驾驶数据并存储在特斯拉的“车队学习网络”,一辆车学会一件事情后,所有特斯拉汽车就都学会了。这对于已经量产的特斯拉来说,优势非常明显,因为目前路面上已有大约 7 万多辆特斯拉汽车支持 Autopilot 功能,每天行驶 260 万英里(约合 418 万公里),这样庞大的道路实测数据可以帮助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系统更加快速地学习,变得更加聪明,更快成为“老司机”。图表图表 3:特斯拉自动驾驶已可实现短时托管特斯拉自动驾驶已可实现短时托管 来源:公开资料,国金证券研究所 行业深度研究-9-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图表图表 4 4:特斯拉盲区预警功能特斯拉盲区预警功能 图表图表 5 5:特斯拉自动变道功能特斯拉自动变道功能 来源:特斯拉官网,国金证券研究所 来源:特斯拉官网,国金证券研究所 1.2 传感器“眼明耳聪”传感器“眼明耳聪”助特斯拉实现自动驾驶助特斯拉实现自动驾驶 周身传感器让特斯拉“眼明耳聪”。周身传感器让特斯拉“眼明耳聪”。硬件层面,特斯拉周身遍布了各种传感器:围绕车身的 12 个超声波传感器(雷达)、位于风挡玻璃上的前视摄像头、前格栅中部的雷达。超声波传感器用于监控车身四周的车辆或是障碍物;前视摄像头用于识别分道线、道路标志,以及交通指示牌;雷达用于监控与前车的车距。2014 年 10 月后出厂的车辆都配备这些传感器,特斯拉将这些传感器深度整合,再配合 GPS 和高精度地图,使其具备自动驾驶的硬件基础。图表图表 6 6:特斯拉配备的传感器特斯拉配备的传感器 图表图表 7 7:特斯拉周身传感器让其“眼明耳聪”特斯拉周身传感器让其“眼明耳聪”来源:公开资料,国金证券研究所 来源:公开资料,国金证券研究所 自动驾驶功能不断增强,自动驾驶功能不断增强,V7.1 系统可实现短时托管。系统可实现短时托管。具备了硬件基础,再配合车载软件系统,特斯拉已可实现自动驾驶功能。从 V7.0 系统开始,特斯拉已可实现 Autopilot(自动驾驶)功能:车道线内辅助转向;在开启转行业深度研究-10-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向灯后自动变更车道;主动巡航控制时自动调整车速;通过对电机功率、制动系统、以及转向系统的数字化一体控制,能够帮助车辆避免来自前方和侧方的碰撞,并防止车辆滑出路面;搜寻附近的泊车地点,当探测到空闲车位后发出提醒,并根据驾驶员的指令自行泊入车位。而 V7.1 系统新增了垂直泊车、手机或车钥匙遥控召唤、辅助转向的安全限制等功能,并丰富了实时道路显示功能,此时特斯拉已可实现短时托管功能。图表图表 8:特斯拉特斯拉Model S与其他车型自动驾驶功能对比(与其他车型自动驾驶功能对比(:标配;:标配;:选:选配;配;-:无):无)Model S 70D 奔驰 S 级 500L 4MATIC 宝马 7 系 750Li xDrive 奥迪 A8L 60 TFSI quattro 售价(万)104.85 199.8 198.8 184.8 ABS 防抱死 制动力分配(EBD/CBC 等)刹车辅助(EBA/BAS/BA 等)牵引力控制(ASR/TCS 等)车身稳定控制(ESP/DSC 等)上坡辅助-陡坡缓降-整体主动转向系统 -主动刹车/主动安全系统 -定速巡航 自适应巡航 -盲点检测预警 -自动驻车-并线辅助 -车道偏离预警系统 可变悬架 可变转向比 -倒车影像 泊车雷达(前)倒车雷达(后)自动泊车 夜视系统-全景摄像头-GPS 导航 标配个数标配个数 18 20 17 13 来源:爱卡汽车,国金证券研究所 1.3 雄心勃勃雄心勃勃 2018 年将实现自动驾驶年将实现自动驾驶 天量数据,加速特斯拉自动驾驶系统进化,有望在天量数据,加速特斯拉自动驾驶系统进化,有望在 2018 年实现完全自动驾驶。年实现完全自动驾驶。配备了自动驾驶所需摄像头、雷达、超声波传感器等硬件的车型早在 2014 年 10 月就开始销售,特斯拉从那时起就已经开始收集数据,对驾驶员的操作方式展开了调查。目前配备自动驾驶功能的特斯拉汽车在全世界有 7 万多辆,特斯拉已经收集到了 7.8 亿英里(约合 12.5 亿公里)的驾驶数据,其中自动驾驶数据就有 1 亿英里(约合 1.6 亿公里),是 Google 的自动驾驶数据的 500 多倍,并且这个数据还在以每天 260 万英里(约合 418行业深度研究-11-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万公里)的速度增长。考虑到平民化车型 Model 3 量产后,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数据更会爆炸性的增长;天量的数据加上自动驾驶系统的“车队学习网络”(一辆车学会一件事情后,所有特斯拉汽车就都学会了),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系统将会迅速进化,有望于 2018 年基本实现完全自动驾驶。行业深度研究-12-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2 智能驾驶势在必行智能驾驶势在必行 看好特斯拉技术路线看好特斯拉技术路线 智能化、共享化,即智能网联汽车、无人驾驶、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将是智能汽车的发展方向。智能化、共享化,即智能网联汽车、无人驾驶、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将是智能汽车的发展方向。根据中国制造 2025对智能汽车的定义,具备信息共享、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化决策、自动化协同等控制功能,与智能公路和辅助设施组成的智能出行系统,可实现“高效、安全、舒适、节能”行驶的新一代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是即将到来的汽车革命,预计在政策与市场的推动下,汽车步入智能化时代。智能网联汽车是即将到来的汽车革命,预计在政策与市场的推动下,汽车步入智能化时代。智能网联汽车具备多重优势:1)道路安全,交通事故率可降低到目前的 1%;2)交通堵塞,车联网技术提高道路流量 10%,ACC(自适应巡航)市占率 90%时交通交流将提高 80%;3)降低油耗,协同式交通系统可降低油耗 20-40%;4)共享经济,人机共驾,车辆共享。2.1 政策:各项政策积极推动政策:各项政策积极推动 汽车步入智能化时代汽车步入智能化时代 2.1.1 各国政府纷纷支持无人驾驶发展各国政府纷纷支持无人驾驶发展 为应对无人驾驶和汽车智能化的快速发展,各地区政府均表态大力支持无人驾驶。为应对无人驾驶和汽车智能化的快速发展,各地区政府均表态大力支持无人驾驶。目前,英国、荷兰、加拿大、瑞士和日本等国家纷纷表示将支持汽车无人驾,其中美国将无人驾驶提升到国家战略地位,并给予 40 亿美元的研发经费支持,有可能在 2016 年 7 月份出台美国国家级无人驾驶汽车标准细则;对欧盟来讲,荷兰、德国和奥地利联合打造智能交通走廊项目(以荷兰鹿特丹为起点,途径德国慕尼黑、法兰克福,最终达到奥地利维也纳),该项目志在打通整个欧洲,实现智能交通;日本内阁府牵头制定自动驾驶研发计划,提出 2030 年完全自动驾驶市场化目标,并建有全球最健全的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图表图表 9:各地区政府对无人驾驶的政策支持对比:各地区政府对无人驾驶的政策支持对比 地区地区 无人驾驶相关政策支持无人驾驶相关政策支持 美国 政府:支持建设交通变革中心(MTC),推动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建设;计划斥资 40 亿美元重点发展无人驾驶;2016 年 2 月美国高速公路管理局(NHTSA)表示谷歌无人驾驶可以被视为司机;2016 年 7 月将出台美国国家级无人驾驶汽车标准细节;2022 年 AEB 成为新车标配。企业:谷歌、苹果等 IT 企业强势参与智能网联汽车研发;目标:标准方面占据制高点,提出 2020 年强制安装 V2V 设备。欧盟 政府:欧盟各成员国之间密切合作,具有完备的顶层设计,Horizon 2020 框架内 63 亿欧元被指定用于智能网联汽车相关研究与产业化推动;企业:具有世界领先的整车企业和汽车电子零部件供应商;目标:预计 2025 年左右实现完全自动驾驶汽车量产。日本 政府:内阁府牵头制定自动驾驶研发计划,提出 2030 年完全自动驾驶市场化目标,政府各部门第一期研究经费总投入 24.5 亿日元;企业:车企在智能网联化发展中起到核心作用;现状:智能交通建设起步较早,交通设施基础好,全国交通智能化水平高。荷兰 政府:在瓦赫宁根市与埃德市间启用无人驾驶公交车;出台无人驾驶卡车规划 目标:5 年内实现卡车无人驾驶。加拿大安大略省 政府:加拿大安大略省允许无人驾驶自动汽车在该省实际道路上行驶。瑞士 政府:将率先于 2016 年春天推出无人驾驶巴士,并进行为期两年的测试。英国 政府:颁布了自动(或半自动)汽车的道路测试指导方针 德国 政府:成立了关于无人驾驶汽车项目委员会研究相关法律问题。来源:公开资料,国金证券研究所 行业深度研究-13-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2.1.2 国内亦加快步伐实现汽车智能化国内亦加快步伐实现汽车智能化 车联网、无人驾驶已提到国家战略高度。车联网、无人驾驶已提到国家战略高度。中国制造 2025明确提出:至2020 年,驾驶辅助(DA)、部分自动驾驶(PA)车辆市占率约 30%;至2025 年,DA、PA 车辆市占率保持稳定,高度自动驾驶(HA)车辆市占率约 10-20%。2015 年 12 月 14 日,工信部发布文件首次提出要出台车联网发展创新行动计划(2015-2020 年),要求推动车联网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组织开展车联网试点。图表图表 10:智能汽车发展路线图智能汽车发展路线图 来源:公开资料,国金证券研究所 政策不断推进,明确加快智能汽车推广。政策不断推进,明确加快智能汽车推广。2015 年 5 月 8 日,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 2025,明确提出加快汽车等行业的智能化改造;2015 年 12月,工信部首次提出要出台车联网发展创新行动计划(2015-2020 年),要求推动车联网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组织开展车联网试点、基于 5G 技术的车联网示范。政策再次把智能汽车、车联网相关要求更加细化;2016年 2 月,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修订稿)指出 11 米以上客车需配备车道偏离报警系统 LDW 和前车碰撞预警系统 FCW,所有客车安装 ABS;2016 年 6 月,国内首个无人驾驶测试基地上海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基地正式开园,进一步加快国内汽车智能化的产业进展。图表图表 11:国内智能网联汽车方面相关事件国内智能网联汽车方面相关事件 时间时间 事件事件 具体内容具体内容 2015.05 中国制造2025 2020 年,DA、PA 市占率约 30%;2025 年,DA、PA 市占率稳定,HA 市占率约 10-20%。2015.12 车联网发展创新行动计划(2015-2020 年)要求推动车联网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组织开展车联网试点。2016.02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修订稿)本次修订主要针对于载重车、多用途车辆提出更高的安全要求,同时对新能源汽车提出专门的运行安全技术要求,具体如下:1)对于 3.5 吨以上的货车、半挂车等需要装配间隙自动调节装置,并扩大了 ABS 安装对象范围;2)11 米以上客车需配备车道偏离报警系统 LDW 和前车碰撞预警系统 FCW,所有客车安装 ABS;3)乘用车需配备事件数据记录仪 EDR;4)要求插电式混动汽车纯电续航里程大于 50km,并对灭行业深度研究-14-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火安全与低速行驶有特殊要求。2016.03 两会提案 百度公司 CEO 李彦宏与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均提出加快自动驾驶立法提案。2016.03 十三五规划 具有驾驶辅助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新车渗透率达到 50%,有条件自动化的汽车的新车渗透率为达到 10%。2016.06 上海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基地开园 模拟现实路况,为无人驾驶汽车提供测试场地。来源:公开资料,国金证券研究所 2.1.3 产业倒逼法规改革产业倒逼法规改革 无人驾驶合法化迫在眉睫无人驾驶合法化迫在眉睫 目前法规阻碍自动驾驶市场化。目前法规阻碍自动驾驶市场化。目前各国通行的交通法规显然没有跟上无人驾驶的研发进度,涉及 72 个国家的维也纳协定(道路交通公约部分)明确要求车内必须安装有刹车和方向盘等部件,同时必须有人自始至终都掌控着方向盘。而谷歌的无人驾驶汽车是没有刹车和方向盘等部件的,所有无人驾驶的目的都是要解放双手,这明显违背了传统的交通法规。如何将无人驾驶合法化成为未来无人驾驶汽车市场化的一大障碍。汽车智能化产业进展超预期。汽车智能化产业进展超预期。随着汽车智能化的深入发展,传统车企与互联网企业纷纷加大智能驾驶布局,产业化进展不断超预期。其中,沃尔沃、戴姆勒、宝马、现代、丰田、日产、本田等国际汽车巨头纷纷表态到 2020年初步实现自动驾驶市场化;互联网企业 Google、百度和乐视纷纷表示要大举进入造车领域。2016 年 3 月,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和美国保险行业非营利团体 IIHS(Insurance Institute for Highway Safety)宣布,已与 20 家汽车厂商达成协议,预定最晚从 2022年 9 月 1 日起在美国销售的全部新车上标配紧急自动刹车(AEB)系统。这 20 家厂商是:通用汽车、福特汽车、菲亚特克莱斯勒、丰田汽车、本田、日产汽车、马自达、三菱汽车、富士重工业、现代汽车、起亚汽车、奥迪、宝马、戴姆勒(梅赛德斯-奔驰)、大众、保时捷、沃尔沃、玛莎拉蒂、捷豹路虎、特斯拉汽车。这 20 家公司的销量在美国汽车市场上占到 99。图表图表 1212:奔驰自动驾驶概念车奔驰自动驾驶概念车 图表图表 1313:乐视超级乐视超级汽车汽车 来源:公开资料,国金证券研究所 来源:公开资料,国金证券研究所 多方努力加快无人驾驶立法,期待法规早日落地。多方努力加快无人驾驶立法,期待法规早日落地。联合国表示已经开始制定无人驾驶安全法规,最早 2017 年 3 月通过;2016 年 2 月美国高速公路管理局(NHTSA)表示谷歌无人驾驶可以被视为司机,并表示 2016 年 7月将出台美国国家级无人驾驶汽车标准细节。对国内来讲,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修订稿)规定 11 米以上客车需配备车道偏离报警系统 LDW和前车碰撞预警系统 FCW,所有客车安装 ABS,新规有望年底实施;同时,今年两会期间,百度公司 CEO 李彦宏与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均提出加快自动驾驶立法提案。智能驾驶产业超预期,已经到了倒逼法规改革的拐点;我们认为智能驾驶相关法规的落地将大力推进智能驾驶市场化。行业深度研究-15-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我们认为未来政策仍需要明确的主要有两个问题:我们认为未来政策仍需要明确的主要有两个问题:1)法规须允许无人驾驶汽车上路,同时涉及车型认证的问题;2)由无人驾驶汽车引发的交通事故如何处理在法律上仍无界定。我们认为无人驾驶产业化进程加快有望倒逼相关政策不断完善。2.2 汽车智能化路线大汽车智能化路线大 PK 看好特斯拉技术路线看好特斯拉技术路线 2.2.1 特斯拉:硬件到位,软件不断升级特斯拉:硬件到位,软件不断升级 像像 iPhone 一样可不断升级,颠覆传统汽车商业逻辑。一样可不断升级,颠覆传统汽车商业逻辑。诞生于硅谷的特斯拉天生就有互联网思维,把汽车当做一个拥有四个轮子的可移动电脑终端去做,车辆在出厂的时候就配备了丰富的硬件产品,而 OTA 升级功能又能使特斯拉像 iPhone 一样持续地升级换代车载系统,这完全颠覆了传统汽车商业逻辑中的分类分档销售。产品扁平化,从刚出厂的“婴儿”不断升级成长成为“老司机”。产品扁平化,从刚出厂的“婴儿”不断升级成长成为“老司机”。就像2007 年的初代 iPhone,除了酷炫的全触屏外,只能打电话,连中文短信输入都没有,给人强烈的“废品感”。但随后通过苹果的 OTA 升级 ios 系统,用户可以不需要去任何苹果实体店,不花费一分钱,就可以逐步拥有更多功能:中文输入、复制粘贴、App Store,让 iPhone 变成一个几乎无所不能的终端。如今,ios 系统已升级到 9.3 版本,五年前的 iPhone 4S 甚至可以通过升级,拥有近乎 iPhone 6S 的功能。对于特斯拉,2014 年 10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