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基态与激发态、光谱目标导航预习导引1.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能用构造原理认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2.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3.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能量最低原理。4.知道基态原子和激发态原子的定义。5.初步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跃迁及吸收或发射光谱,了解其简单应用1.能根据构造原理写出1~36号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2.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能量最低原理。3.掌握基态与激发态、光谱、吸收或发射光谱等基本概念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一、构造原理随着原子核电荷数的递增,绝大多数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将遵循下图的排布顺序,人们把它称为构造原理。即电子排布的能级顺序为1s、2s、2p、3s、3p、4s、3d、4p、5s、4d、5p、6s、4f、5d、6p、7s……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关于钾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小红和小明的观点不同:请你判断谁的观点正确,并说明理由。答案:小明的观点正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钾原子中的电子在能级中的排列顺序及对应电子数分别为1s2、2s2、2p6、3s2、3p6、4s1,故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应有四个电子层。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二、电子排布式将能级上排布的电子数标在该能级符号右上角,并按照能层从左到右的顺序排列的式子,称为电子排布式,如H的电子排布式为:Mg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也可写成[Ne]3s2。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小明同学认为“能层序数越大,能级的能量越高。”你同意他的观点吗?为什么?答案:不同意。根据构造原理示意图不难看出,不同能层的能级有交错现象,如E(3d)>E(4s),E(4d)>E(5s),E(4f)>E(5p),E(4f)>E(6s)等,所以小明同学的观点不合理。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三、能量最低原理、基态与激发态、光谱1.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简称能量最低原理。2.基态与激发态(1)基态原子: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叫做基态原子。(2)激发态原子:当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会跃迁到较高能级,变成激发态原子。基态原子激发态原子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3.光谱原子光谱: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跃迁时会吸收或释放不同的光,可以用光谱仪摄取各种元素的电子的吸收光谱或发射光谱,总称原子光谱。光谱分析:现代化学中,常利用原子光谱上的特征谱线来鉴定元素,称为光谱分析。节日的焰火将夜空点缀成五彩缤纷的世界,你知道这些美丽的焰火与电子有什么关系吗?答案:电子从能量较高的激发态跃迁到能量较低的激发态乃至基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