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艺术歌曲《望终南山》的演唱分析.pdf
下载文档

ID:3350138

大小:2.70MB

页数:5页

格式:PDF

时间:2024-03-0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望终南山 艺术歌曲 南山 演唱 分析
交响一西安音乐学院学报(季刊)Jiao Xiang-Journal of Xi an Conservatory of Music郭龙2023年3 月第4 2 卷第1期Mar.2023Vol.42No.1中图分类号:J642.5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 0 3-14 9 9-(2 0 2 3)0 1-0 13 3-0 5艺术歌曲望终南山的演唱分析(西安音乐学院,陕西西安,7 10 0 6 1)摘要望终南山是著名作曲家赵季平创作的一首以中国古典诗词为题材的艺术歌曲,选自大型交响音画大秦岭的第七乐章终南诗境。歌曲创作中采用西洋作曲技法,是一首典型的中国化艺术歌曲。诗词望终南山,以借景抒情的手法,表现出广阔的帝王胸怀,同时也刻画出了鲜明的人物形象,作曲家充分考虑唐诗语言简练的风格特点,遵循中国古典诗词的结构韵律,运用民族风格与西洋作曲技法相结合的方式,将词曲紧密结合。在演唱时需要用美声唱法进行民族化表达,也需要注重对人物形象的表现。关键词同艺术歌曲;望终南山;音乐分析;演唱分析早在2 0 15 年初,陕西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吴丰宽召开的有关交响音画大秦岭创作动员会上,确定了由著名作曲家赵季平为创作组长,作曲家韩兰魁、崔炳元、赵麟、杨一博组成的创作团队。创作团队先后多次深人秦岭实地采风,在丰裕口、楼观台等地积累了长安古乐、秦腔、民歌等音乐素材,将创作讨论会开设在了秦岭的田间山头。在讨论、创作和多次反复修改之后,2 0 15 年10 月完成了交响音画大秦岭。作品于2 0 15 年12 月2 8 日在陕西新年音乐会上成功首演,其演出盛况通过中央电视台、陕西电视台等直播报道。2 0 16 年8 月,创作团队对交响音画大秦岭再次酌修改,并再次于西安音乐学院艺术中心音乐厅演出,获得了高度评价,此后在2 0 17 年和2 0 19 年分别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清华大学和西安音乐厅进行巡演。交响音画大秦岭共包括八个乐章:第一乐章云横秦岭、第二乐章栈道随想、第三乐章山林牧歌、第四乐章五台社火、第五乐章佛道灵光、第六乐章峪水仙踪、第七乐章终南诗经、第八乐章龙脉秦岭。作曲家赵季平以唐太宗李世民望终南山、唐代诗人祖咏终南望余雪和王维终南别业为词,运用重写意的笔触,创作了此乐章中的三首艺术歌曲,这三首艺术歌曲分别是望终南山(为男中音而作)、终南望余雪终南别业(为女高音而作),其中望终南山选自第七乐章终南诗境。一、歌曲中诗词的意境分析五言律诗望终南山是唐太宗李世民通过描述游历终南山所见的壮丽景色,消解了漫漫人生路途中的忧愁和烦恼。诗句前六句“重峦俯渭水,碧幛插遥天。出红扶岭日,入翠贮岩烟。叠松朝若夜,复岫阙疑全。”依据景观的远近顺序,运用严整庄重的辞藻表现出大唐山河壮丽的景象。该诗首联概括山水总景,用“俯”字体现了重叠的山峦居高临下的君王气势,并用“插”字赋予了青绿色的屏峰挺拔豪雄般的威猛气势,短短十字,形象逼真地烘托出水天之间的壮美意境;领联描写远方景观,将远方日出的壮美以及清晨山林间云雾缭绕的朦胧形成对作者简介:郭龙(19 8 8),男,西安音乐学院声乐系讲师。收稿日期:2 0 2 2-0 4-2 4133交响一西安音乐学院学报(季刊)Jiao Xiang-Journal of Xi an Conservatory of Music比,采用“红日”和“白雾”强烈的色彩反差,勾勒出强烈的时空主题。这种场景的设置,伴随着简洁有力的描述,极大增加了诗句中对意境的传递效果,配合首句对“天”和“水”空间的留白,表现出虚空一般缥缈的美感,体现了诗人在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创作思想。颈联将视角延伸到近处,通过描写近观松林清晨的景致,一时却模糊了时间。清晨的薄雾笼罩四周,太阳还没有完全升起,此时的山林烟雾缭绕,表现出朦胧神秘的美感。区区两句对近景的描绘,却采用了类似山水画中的“留白”处理,给观者带来无限遐想。这种美学表达的“空虚感”把诗人本身与仙境般的山水风物融为一体,营造了一种虚无缥缈、意境深远的艺术境界。全诗前六句采用完全不同的视角,按照密的逻辑顺序以及和谐流畅的韵律来塑造角色仁立天地之间的景观感受。这些景致虽然和诗人处于同一个空间之内,但也各自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这种规范且极为统一的笔法,加强了对具体时间、空间以及具体物象的超越,似乎打破了“人神之别”“物我之分”的界限。人们的视线随着它流动不滞、连绵不绝的漫游,在不觉中仿佛进入一个“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玄妙之境。最后的尾联,诗人直抒胸臆“对此恬千虑,无劳访九仙。”表达出人生千万忧愁在终南美景之下自然消,无须求仙拜神的舒畅心情。祖咏的五言绝句终南望余雪采用平铺直叙的笔触直观描绘了诗人对雪景的观察与感受,诗词开篇就呈现出诗人在长安城远望终南山所观赏到的景观,并用“阴岭”来强调后文积雪在山峰背阴处形成的空间位置,以“秀”字体现出对瑰丽雪景的赞美,引出下句进一步对雪景的描写。在“积雪浮云端”中,“浮”字生动的描绘出积雪依附于山体高处凌驾于云朵之上的动感场景,体现出飘忽云朵于静态积雪的形象对比,二者形态和颜色极其相似,恰好容易给人一种“白色浮动”的动态视觉印象。第三句“林表明色”中“雾”字体现出雪天过后天空放晴的状态,此时视界明亮,可以清晰感知阳光倾洒在终南山高处林表的状态,白色半透明的积雪在折射的效果下,呈现出通透“阳光晕染”的光影效果。诗词末句重点描述诗人感受,同时将视角拉回至长安城内,远处山体上白雪,在暮色的辉映之中将山体染成一片红色,而城内积雪逐渐融化,日落之后寒意1342023年3 月第4 2 卷第1期Mar.2023Vol.42No.1在望雪景后知后觉中涌入,诗人借用时间的流逝以及?意的涌现体现出赏景过程中的忘我心境,精练的表现出令人陶醉的钟南山雪景奇观。王维的五言律诗终南别业并未花费笔墨描写具体的山川景致,而是重点描绘了诗人在山间生活隐居时的状态,体现出诗人追求和向往的自由惬意心境。诗词首联简单交代诗人的相关背景,中年之后开始对凡尘俗世感觉厌烦,开始信封佛教并在晚年前往终南山隐居。第二联重点对诗人生活中的闲情逸致进行描绘,并用“独往”和“自知”体现了隐居过程中的情趣,字里行间塑造了一位不问世事自得其乐的世外高人形象。第三联通过描写行为表现出诗人悠闲的生活禅意。在山间小道随意走走,不知不觉来到溪水尽头,在山穷水尽之处直接坐下仰望,却又是一片开阔的景象。由“行”到“坐”“看”,所有动作不带一丝迟疑一气呵成,足以见其心境悠闲。相比人间烟火,溪水、云朵这些自然景观更加会引起诗人的兴致。而“水”和“云”本身就没有固定的姿态,而是充满无穷变化。诗人从“行”到“坐”通过对“水”和“云”的观察,形成了“物我合一”的境界,体现出诗人随遇而安并追求清净的生活禅意。尾联虽然表面上只写了遇到林叟的偶然,但却从侧面体现了整个出游过程原本就是一时兴起。正是由于一系列的“偶然”遭遇,更加凸显了诗人无拘无束,超然物外的生活哲学。以上三首唐诗具有极高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作曲家赵季平立足于民族风格,结合西洋作曲技法,将唐诗的民族古典主义的风格展现得淋漓尽致。作为一名男中音,笔者有幸参与了大秦岭的首演,并演唱了艺术歌曲望终南山,立足于自身的演唱和感受,力图通过对歌曲的音乐和演唱的分析,诠释其的艺术价值和对演唱、教学的现实意义。二、歌曲音乐分析艺术歌曲望终南山选自大型交响音画中的一个乐章,既具有艺术歌曲音乐上的细腻性,又具有西洋歌剧咏叹调的戏剧性。全曲为带对比中段的再现性单三部曲式结构(见表格)。引子共16 小节,起始音G预示了全曲的调中心,4小节半音化的和声进行加以低音区的震音演奏,营造了2023年3 月第4 2 卷第1期Mar.2023Vol.42No.1歌曲分段引子乐句结构小节数1-1617-2323-2728-3333-3435-38 39-42 43-46475151-5556-6464-69庄重雄壮的氛围和压迫感。随后,和声有进行到D燕乐较大,旋律开始有音值扩大与倒影的变奏技术,加之音七声宫调式的倾向,伴随着左手三连音伴奏音型连续上乐形象伴奏织体调式和声回归,所以可认为是再现的开下进行,庄严稳重的主旋律开始出现,并在不同音区进始。此段音乐情绪上变得舒缓,并且都使用了p和mp的行重复,第11小节开始代表着生灵啼叫的主题旋律与之力度基调,更像是B段对大好河山激情感叹后的意犹未前庄严的主题旋律交相呼应,勾勒出一幅雄伟巍峨、生尽,六小节的连接采用了引子的素材,连续的三连音伴机勃勃,帝王立于山巅,俯看大好河山的壮丽景象。奏织体上下进行,表现出山中人家炊烟裳裳的景象。进从15 小节开始由两小节作为a段引子的伴奏织体引入再现第二乐句,作曲家运用3/4 拍的稳定性和4/4 拍的人,为带连接的对比双句体,调式和声与引子部分相延展性连续交替变化,完美表现出了诗人悠然自得、意同。a段旋律较为平缓,多在自然声区,2 3 小节连接句犹未尽的情感。整首歌曲结束在主调的变宫音A上,和依然运用了半音化的低音下行和声写法。对比乐句b段声在结束时和中段B段进行了呼应,一切就变得自然有从2 8 小节开始,伴随着新的伴奏织体跳跃着出现,就好趣且意犹未尽。像清晨的太阳慢慢升起,整个b段有了生机勃勃的迹三、歌曲演唱分析象,与a段庄严的音乐风格形成鲜明的对比,完美的勾勒出山岭上缓缓升起的太阳和被树染绿的山间雾岚(见谱例1)。谱例1:B段是运用新素材写成的方整型平行四句体乐段,与A段保持着调性上的主属关系,也是全曲的高潮部分。此段旋律极为连贯,作曲家没有用太繁琐的音符,反而更加强调了音乐上的层次,在4 3 小节处进行了重复,演唱力度、伴奏织体和音乐层次上都逐步加强,进而突显出音乐上的表现力(见谱例2)。对比的B段结束在5 1小节处,和声和音乐形象逐渐归于平静,回归引子开篇的写法,进入再现段。谱例2:再现段A第5 6 小节开始的第一乐句与A段相比变化艺术歌曲望终南山的演唱分析ABa连接Ab连接C连接艺术歌曲是声乐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其之所以能体现出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源自于诗歌和音乐的完美融合,诗歌的内涵给予作曲家灵感,优美的旋律又能够将诗歌的情感用音乐的方式表达出来。艺术歌曲望终南山正是作曲家赵季平美学思想的艺术表达,笔者作为歌曲的首唱者,受到了作曲家赵季平的亲自指导,并与作曲家多次沟通交流,首唱获得了圆满成功。现结合自已的演唱从情感与技巧、咬字发音和演唱与钢琴伴奏的配合三方面进行分析。(一)情感与演唱技巧的结合“歌唱必须从感情、情绪的需要出发,它的演唱效果也要用听者受到感染,享受美感,引起共鸣的程度来衡量。发声技术、技巧是为表达感情,达到艺术表现目的而使用的工具,使用哪些技术和技巧,以及如何使用完全是由艺术表现的需要决定的。”(P29)由此可以看出,情感和演唱技巧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作品的艺术表现力的提升需要依靠二者的结合。在演唱望终南山时,笔者首先分析了诗歌的整体基调,以情景带入的方式进行朗诵。比如首联中“重峦俯渭水,碧插遥天”是对于整体景象的描述,体会到诗人站在重峦之上居高临下的君王气势和看到屏障一样的山峰直插云霄的一种感叹,所以在朗诵的语调上就要使用不同风格,前句需要稍平缓,后句语调上需要更135.连接b70-82交响一西安音乐学院学报(季刊)Jiao Xiang-Journal of Xi an Conservatory of Music加激昂。颔联和颈联“出红扶岭日,人翠贮岩烟。叠松朝若夜,复岫阙疑全。”是对景色由远及近的描述,更是借景抒情,表现君王对于大好河山的一种赞美,在语气上要求语速平缓流动,张弛有度,有感而发。尾联“对此恬千虑,无劳访九仙。”体会到被终南美景所折服,也侧面反映出唐王朝统治下人民富足、国泰民安的景象,所以要用平缓的语气表现出心理上的满足感。其次,将音乐与演唱技巧相结合。首联中作曲家在音乐上前句音程跨度较小表现乐句的平缓,后句音程跨度较大来凸显更加激昂的情绪,再加上5 小节间奏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使作品在一开始就开门见山地表现出了诗歌要表达的主题,所以在此段演唱时,平稳乐句处应尽量保持说话的语气,避免浪费气息,保证在强乐句处有足够的气息支持和爆发力。与诗句的韵律不同的是,在音乐方面作曲家把全曲的高潮给到了颈联和尾联处,而且反复出现了两次,音区较高,乐句流动且连贯,所以在此段演唱时应注意歌唱保持积极的歌唱状态和足够的呼吸支持,同时需要注意演唱腔体的配合,保持对乐句连贯性的表达。尾联的第二次出现是整首作品的点睛之笔,音乐上回归主题,情绪悠然且平缓,在演唱时需要保持叹气的状态,表达出舒缓平静的音乐情绪。再次,笔者除了注重诗歌的情感定位以外,更需要注意的是作曲家在谱面上的情感标记,本文使用的谱例是根据交响总谱进行改编的钢琴缩谱,谱面上并没有过多的表情术语。但作曲家在歌曲的钢琴伴奏上进行了详细的力度和速度标记,旋律的走向和钢琴伴奏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所以保持积极的演唱状态的同时,要严格按照谱面进行乐句的强弱变化处理,以达到作曲家要表达的创作意图。(二)咬字与发音的考究语言是人们向外界表达内心情感的重要手段,在歌唱中清晰考究的咬字可以提升歌唱者内心情感的表达,也可以将歌词更清楚地表达给观众。要做到这一点在发声方法上要腔体的配合保持元音的统一性和连贯性,从而达到声音和语言的完美融合。在学习望终南山时,笔者对作品进行了角色带入式的朗诵,了解诗词的涵义,想象诗人创作意境,对每个字都进行了汉语拼音的标注,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将中国汉字和美声唱法结合起来。美声唱法的音色来源136.2023年3 月第4 2 卷第1期Mar.2023Vol.42No.1于“a、e、i、o、u”五个纯元音所产生的不同色彩,而汉语的发音源自于声母和韵母,“声母和韵母由辅音和元音构成,由于口腔的开闭、舌头的高低前后、唇的平展圆敛等不同程度的变化造成不同样式的共鸣器,于是就形成了各种元音特有的音色”2 (P45)。例如“重峦俯渭水”的中的“峦”字,汉语拼音的标注为“luan”,在发声时美声唱法中的纯元音发声的方法就得不到直接的应用,意大利语中的大部分单词都是以a、e、i、o、u 五个元音结尾,而“峦”字是以“uan”鼻韵母结尾,所以在演唱类似的字时,应把“a”作为主要发声元音,从而发出明亮的声音,使字有支撑力,“u”音尽量唱短,归韵的“n”在音的时值将要结束时再出来,“碧幛插遥天”中的“天”亦是如此,在发声时应弱化声母“t”,将发声点集中于复韵母“ian”上,但与“峦”字不同的是,不能将“a”作为主要的发声元音,应将“a”元音往“i”元音上靠拢,以保证“天”字的清晰度。歌曲中也有纯元音结尾的字出现,例如颈联中“叠松朝若夜”的“夜”字,汉语拼音标注为“ye”,是以纯元音“e”结尾的字,在演唱时完全可以借鉴意大利美声唱法中的纯元音发声的方法,口型半张,面部保持微笑,气息均匀输送至上颚,保持“e”元音平稳向前传送。再如颈联中“复岫阙疑全”中的“复”字,“u”元音音响效果较暗,切不可在演唱时将腔体开的过于大,需要将“u”元音在呼吸的支持下往面部输送,保持元音的流动性和统一性。乐句的连贯性和流动性离不开元音之间的连接,在练习这首作品时,为表现歌曲磅大气的音乐风格,需要时刻注意音乐的连贯性,这就需要在找出乐句中字支撑元音的基础上,进行元音连接的练习。例如,颔联中“出红扶岭日,人翠贮岩烟”,首先找出每个字的支撑元音分别为“uouii、u e u ii”,其次运用腔体和呼吸的配合,将每个元音输送至相应的音高,元音转换的同时依然要有足够的呼吸支持,保证换字时候的流动性,在此基础上再与每个字的声母和归韵音节相结合,乐句即可达到音乐流动、吐字清晰。(三)演唱与钢琴伴奏的配合在艺术歌曲的演唱中,演唱者和钢琴伴奏是一种相互依赖的协作关系。在传统的德奥艺术歌曲中,钢琴伴2023年3 月第4 2 卷第1期Mar.2023Vol.42No.1奏可以单独成曲,匈牙利钢琴家李斯特在原有的钢琴伴奏谱上改编过舒伯特的艺术歌曲,足以见得钢琴伴奏在艺术歌曲表演中的重要性。钢琴伴奏在艺术歌曲中不仅可以起到帮助演唱者把握音乐节奏和音准,还可以烘托音乐背景、表现具体的音乐形象,从而和演唱者共同实现主题与音乐形象塑造的和谐统一。3 (P134)首先,保持对作品思想认知的统一性。笔者与钢琴伴奏一起学习了这首作品,对作品的创作背景、音乐形象、伴奏织体等多方面进行了讨论和研究。作为演唱者需要思考钢琴所表现出来的音乐形象,从而将自己带入到相应的情境中。例如,歌曲开始的16 小节是由钢琴演奏出来的引子部分,在这部分中既有强有力的柱式和弦伴随着震音所表现出来的君王雄壮气质,又有柔美流动的三连音表现出的山林景象,所以演唱者在听到此段音乐时应及时进行角色转换,使自已身临其境,投入到歌曲的演唱中。作为钢琴伴奏而言,要仔细瑞摩此段的演奏方法,将此段中的两种气质在风格、力度等方面区别开来,更好的引导演唱者进入歌唱状态。在歌曲的高潮部分,“叠松朝若夜,复岫阙疑全。对此恬千虑,无劳访九仙。”演唱者和钢琴伴奏无论在旋律的走向和力度的起伏上都保持着统一,这也体现出了作曲家在创作时对声乐和钢琴统一性的要求。其次,强调合作意识的相互和谐。在演唱过程中,演唱者和钢琴伴奏都需要清楚自已在作品演出中的地位,演唱者不能认为自已是演出的主体从而忽视钢琴伴奏的作用,不顾作品的音乐风格而一味的强调声音的技巧和音量;钢琴伴奏在演出过程中同样不能以展现自身的演奏技巧为主导,不顾演唱者的感受,二者应该以作品的音乐风格为主导,相互补充和促进。例如,在望终南山16 小节的引子过后,钢琴部分变成了典型的伴奏织体,没有任何的旋律出现,此时钢琴伴奏应控制音量,力度为迎接声乐的进入而变弱,与引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时演唱者也应该充分利用钢琴伴奏营造出来的音乐气氛,将声音自然流畅地表达出来。在演唱到“碧幛插遥天”时,伴随着声乐部分的渐强,钢琴伴奏也随之将力度推起来,在此段落中演唱者和钢琴伴奏在力度上此起彼伏,相互补充,共同将音乐带到高潮部分。总之,演唱者与钢琴伴奏要从思想意识上相互认可,多加交流、反复练习,才能达到作品需要呈现的效果。艺术歌曲望终南山的演唱分析结语大型交响音画大秦岭中的三首艺术歌曲是作曲家赵季平近年来极具代表性的声乐作品,题材选用了唐代诗人与终南山有关的诗作,以大气的写意手法,浓墨重彩地展现了大秦岭厚重的人文历史。通过对诗歌的分析可以看出,其内容高雅,意味深沉,望终南山更是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表现了壮丽的山河景象和君王雄壮的气质。通过对作品的音乐分析可以看出,作曲家立足于民族风格,运用民族调式与和声,旋律简洁连贯,以细腻的音乐线条与唐代大诗人隔空对话,是诗歌的民族性和西洋作曲技法的融合,集中体现了赵季平极具特色的艺术风格。笔者有幸参与了该作品的首演,并获得圆满成功,通过对该作品的演唱分析,笔者认为演唱古典诗词艺术歌曲,不仅需要扎实的演唱技巧,而且要对诗词的内容和背景进行深刻了解,提高文学素养,才能表达出民族文化的精髓,在演唱技巧方面更应该突破传统美声唱法的束缚,积极与民族文化相融合,以新的思路去拓展美声唱法民族化的新领域。赵季平所创作的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是民族文化继承和发展的产物,他的作品一方面深挖中华民族经典文化;另一方面紧跟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在当今文化极速发展的时代,总是能给我们带来耐人寻味的精神食粮,不仅为中国声乐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素材,而且也为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也提供了典范。注释:大型交响音画大秦岭节目单。制作单位:陕西省音乐家协会、陕西爱乐乐团;策划者:吴丰宽、赵季平;设计者:秦磊、马丁;设计时间:2 0 16 年8 月。本文采用的谱例均选用西安音乐学院作曲系雒鹏翔博士所编配的望终南山钢琴伴奏谱。参考文献:1石惟正.声乐学基础 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 0 0 0.2周青青.汉语语音的声、韵因素在汉族民间歌唱中的作用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 8 7 年第4 期3胡春茵.合作与和谐艺术歌曲中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融合分析U.乐府新声,2 0 2 2 年第4 期.责任编辑春晓137.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