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学语文习作作业设计策略.pdf
下载文档

ID:3310525

大小:867.19KB

页数:3页

格式:PDF

时间:2024-02-28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小学语文 习作 作业 设计 策略
交流平台作文1507/2023小学语文习作作业设计策略重庆市万州区教师进修学院 谭仕清习作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难点,要突破这个难点、提高学生习作质量和能力,需要加强习作练习,要想取得良好的习作练习成效,需要教师加强习作作业设计。在习作作业设计中,教师要掌握习作作业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分层和生活化的习作内容、开放与个性化的习作题目、新颖和多样化的作业形式,并通过多元主体共同设计,从多种途径挖掘习作作业设计资源,才能设计出高质量的语文习作作业,从而为学生语文习作练习提供支持。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习作练习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水平,培养学生语言综合学习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许多学生对习作存在畏难心理,写作兴趣普遍不高,写作质量偏低。要想提高小学生语文习作能力和质量,需要加强习作练习,而提高语文习作作业设计质量对提高学生兴趣和习作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和影响,因此教师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加强习作作业设计。一、小学语文习作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在当前小学语文习作作业设计中存在一些问题,降低了习作作业练习价值和成效,不利于学生习作质量和能力的有效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习作作业题目比较单一。多数教师设计的习作作业题目比较单一和固定,经常是一些重复命题形式,题目设计数量少,学生自主选择习作题目的范围小,难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二是习作作业设计目的性不强。不少教师在设计习作作业时没有明确练习目标,作业目的性不强,设计随意性较大,缺少精心考虑。同时,作业设计针对性和计划性不强,不能针对学生习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训练,作业设计缺乏系列化。三是习作内容设计枯燥。不少教师设计的习作作业要么是统一化的内容,难以提升学生的个性写作能力;要么是习作内容要求较高,使学生产生畏难心理;要么是脱离生活,让学生在写作中“无话可写”或难以表达真情实感,导致习作质量难以提高。四是习作作业形式单一。教师设计的习作作业形式以书面写作为主,口头类语言表达作业较少;训练学生写作方法的形式较多,让学生抒发真情实感的形式较少;记叙类的作业形式较多,实用类的写作形式较少。五是作业设计主体只有教师,缺乏多元化。在习作作业设计时,主要是教师设计,多数情况下是从教材和教辅书上“照搬照抄”,缺乏设计加工,学生参与习作作业设计的机会较少。二、小学语文习作作业设计的基本要求要想设计出高质量、高价值的小学语文习作作业,需要教师掌握习作作业设计的基本要求,这样才能有效指导教师的语文习作作业设计过程,从而提高习作作业设计质量与价值。一是注重趣味性与创造性相结合。小学生的学习动力主要来源于兴趣,设计趣味性较强的习作作业,能够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和写作热情,作业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创造性,能让学生体会到习作的乐趣与成就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与习作质量。二是做到作业分层和写作内容难易得当。由于每个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存在差异,为了促进所有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习作作业要做到分层设计,设计一定数量的题目,要多设计开放性的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而且内容要全面、难度要恰当,注重构建系列化的写作内容,才能有利于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习作质量。三是习作作业形式新颖、目的明确。习作作业设计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写作喜好,注重设计形式新颖和多样化的作业,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写作个性。习作作业设计要有明确的训练目的,避免目的性不强的作业设计。交流平台作文TIANJIN EDUCATION151151三、小学语文习作作业设计的实施策略(一)设计分层和生活化的习作内容教师在设计语文习作作业时,首先要考虑作业内容,恰当的内容才能提高学生对作业的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设计生活化的内容。由于小学生的社会经验少、阅读量小,教师在设计习作作业时,要注重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尽可能避生就熟,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设计习作作业。这样的习作作业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在习作中有内容可写,同时要注重作业的趣味性。例如,在设计习作作业前,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进行一定时间的观察,如人物的特点、动作、表情、习惯、性格、爱好等,然后设计人物描写方面的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习作质量。另外,设计的习作内容要具体形象。可以让学生详细观察妈妈在家炒菜的过程,如炒菜的顺序(点火倒油菜下锅翻炒加入调味料出锅),炒菜中“五官”的感受(听到的炒菜声、看到的菜色变化、闻到的香味、想到的妈妈的辛苦或炒菜的学问),然后让学生以此为素材进行写作,有助于学生写出高质量的习作。二是设计分层化的内容。在设计习作作业时,教师要充分考虑每个学生写作能力的差异,设计分层化的习作作业,避免“统一”的内容,要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练习。例如,针对写作能力弱的学生,可以设计造句、写片段等作业;针对写作能力中等水平的学生,可以设计让学生写表达自己思想观点的内容;针对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设计使用修辞手法 进行表达的内容。这样才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习作练习中“吃得了”“吃得饱”“吃得好”,促进所有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三是设计系列化的内容。为了系统地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在设计习作作业时要有长远计划,注重设计系列化的作业,以对学生进行全面训练。例如,在设计作业时,教师要对记叙、说明等体裁进行分类设计,在描写训练时可以设计人物、动物、植物、风景等方面的内容,在对修辞方法运用训练时,可以分别设计不同修辞方法的训练内容,这样才能让学生得到系统的习作训练。(二)设计开放和个性化的习作题目习作题目是吸引学生习作兴趣的重要因素,设计具有开放性和个性化的习作题目,能够提高习作作业的练习成效,因此在设计习作题目时应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设计开放性的习作题目。为了使习作题目更好地适合每个学生的写作爱好,教师应注重设计开放性的习作题目,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自主权,使学生根据自己喜爱的题目进行写作,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在设计开放性的习作题目时,要注重保持写作题目的本质不变、训练的目标相同,围绕相同的主题进行写作,要多设计几个本质相同的题目,让学生自主选择。例如,在有关人物描写的习作作业中,教师可以设计以下开放性的题目:“你真好”“你是我学习的榜样”“记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我想成为 那样的人”等,虽然这些题目的形式不尽相同,但题目的本质相同,都是描写人物,这样学生可以从多个题目中选择自己喜欢的题目进行写作练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二是设计个性化的习作题目。为了避免出现千篇一律、内容相似的习作,培养学生个性化的写作能力,在设计习作题目时,教师要注重个性化的习作题目设计。为此,教师需要对班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写作爱好进行充分了解,在掌握学情的基础上设计有一定广度的题目,尽可能不设计过于具体的题目。此外,在设计习作题目时,应注重调动学生参与题目设计的主动性,尽可能征求学生的意见,让学生参与其中,设计符合学生写作个性的题目。例如,在带领学生参观某个风景区、公园、博物馆等地后,教师可以设计以下个性化的习作题目:请你当导游,写一段导游解说词,为他人介绍景点的特点;制作一份手抄报,介绍该景点的特点;根据景点的特点,编几句广告语,吸引他人参观的兴趣。又如,教师还可以设计“个性化观察启事”,让学生观察某个人或事物后,以“我发现了 ”“我看到了 ”“我收获了 ”为主题,或自拟题目进行写作,提高学生作业选择的灵活性。(三)设计新颖和多样化的习作形式 设计新颖和多样化的习作形式,符合小学生喜欢新奇事物的心理特点,能够提高学生写作练习的欲望,因此教师在设计习作作业形式时,要注意形式新颖和多样化。交流平台作文1527/2023一是设计新颖和多样化的习作作业形式。首先,教师要注重设计形式新颖的作业形式,改变传统的习作形式,以吸引学生的习作兴趣。例如,为了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许多教师为学生设计和安排了写日记或周记的长期作业,单一的作业形式难以激发学生长久坚持写作的兴趣和动力。而如果改变日记或周记的形式,在一张纸上画上九宫格,让学生用文字和绘画的形式,将每天的喜怒哀乐,或班级、家庭、社会中发生的事情写在九宫格中,并对页面进行美化装饰,既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也能训练学生的文字运用和艺术表达能力。其次,作业形式要多样化。如果习作作业形式总是相同的,难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这就需要教师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形式,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例如,春游活动结束后,教师总是让学生写记叙文或游戏来记录春游过程中有意义的事,学生经常“苦思冥想”地“编造”有意义的事。而如果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在春游前写下备忘录,如春游前的准备工作、制定春游计划、春游中需要注意的事项、遇到突发事情如何解决等,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能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提高作业练习价值。二是根据小学生的特点突出形式设计重点。在小学语文习作作业设计中,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能力特点和写作基础,突出两类习作作业形式的设计,这样才能提高习作训练效益。首先是生活记录形式的习作设计,就是让学生将亲眼所见、亲耳所听的生活事例用语言文字或绘画等形式记录下来,并从中获得体验和启示的作业形式。生活是小学生习作的重要来源,设计生活记录形式的作业,学生就有丰富的内容可写。这些形式主要有观察记录、听说记录、情感记录等。其次是读写结合形式的作业设计。读写结合也是学生写作素材的重要来源,因此在设计习作作业形式时,要突出设计读写结合形式的习作作业,主要让学生记录阅读体会,或者对所学课文进行仿写、改写、续写、补白等。(四)多元主体、多种策略设计习作作业要想设计出高质量、高价值的语文习作作业,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然而每个教师每天要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很难有大量时间和精力设计高质量的习作作业,因此小学语文习作作业要采取多元主体和多种策略进行设计。一是开展多元主体作业设计。为了减轻教师习作作业设计压力,提高习作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应开展多元主体设计。可以采取同年级语文教师合作设计的方式,或者各学校之间共享习作作业设计资源与成果,也可以采取师生共同设计、学生自主设计习作作业的方式,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喜欢语文教师和语文学习。二是多种途径挖掘设计资源。设计语文习作作业需要大量的资源作为支撑,有了丰富的资源才能奠定高质量习作作业设计基础,为此,教师需要注重从多种途径挖掘习作作业设计资源。首先,教师要关注本班学生的生活,从生活中挖掘习作作业设计资源。生活中有许多可以写作的素材和话题,教师可以从观察生活的视角挖掘习作素材,也可以从听说生活的视角挖掘作业设计素材,还可从学生的生活情感中挖掘习作作业设计素材。其次,从教材和课外阅读中挖掘习作作业设计资源。教材课文和课外阅读是习作作业设计资源的重要来源。例如,教师可以从概括课文主题思想和观点视角挖掘作业设计资源,也可以从仿写、改写等读写结合视角挖掘习作作业设计资源,还可以从课外阅读中挖掘作业设计资源,都能为作业设计提供丰富的素材。三是发挥教材“习作单元”的引领作用。每册语文教材中都有一个习作单元,在进行习作作业设计时,教师应重视发挥该单元在习作训练中的引领作用,也可以对该单元的内容进行拓展延伸,可以很好地起到配合教材进行习作训练的目的。四、结语总而言之,习作练习对提高小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一直以来,习作都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教学成效提升缓慢,需要教师加强习作作业设计,掌握习作作业设计要求,运用多种方法与策略,设计内容、题目、形式与各年级学生能力相适应的习作作业,从而为学生提高习作练习质量提供重要支持与保障。注:本文系重庆市万州区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十四五”规划 2022 年度教育科研课题“小学高段习作课堂作业设计研究”(课题编号:WJG-2022-23)研究成果。(宋行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