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SFXYXB140教育改革背景下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模式创新与发展研究王娟(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合肥230000)[摘要]近年来,高职院校的影响力不断提升,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模式应紧跟社会需求不断创新发展.传统的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模式过于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却忽视了高等职业院校是培养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阵地.结合当下我国科技、经济以及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教育改革的实际要求,来探究当前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发展.[关键词]教育改革;高职院校;教学模式;创新与发展[doi]10.19575/j.cnki.cn42-1892/g4.2022.06.032[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3734(2022)06—0140—051开展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模式创新的必要性1.1服务经济转型,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和党的历史使命,党中央坚持系统观念,从突出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出发,对科技、教育、人才进行统筹部署,既坚持了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又强调了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通过协同配合、系统集成,共同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因此,在现代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就必须要坚定不移的推动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深化职业教育发展体系,推动产教融合与智慧教育建设,构建具有本土特色的高等职业教学方式,切实把握好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随着当前数字经济与智慧教育的深入发展,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第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趋势明显,对于各岗位的专业性人才缺口逐渐增大,应用型以及技术型人才市场建设不完善.开展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健全我国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标准,优化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有效突破传统本位的职业教育制度性障碍是填补当前职业需求缺口以及提供应用型人才的关键举措.1.2提升职业教育活力与人才培育质量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为社会输送大批应用型人才.但传统高等职业院校发展一直存在着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严重阻碍了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开展高等职业院校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突破传统课程教学的弊端,必须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突出以培养学生个人能力与社会技能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模式,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教学活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以此提高职业教育的活力.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育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