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张晓玲先进事迹材料.docx
下载文档

ID:248524

大小:35.11KB

页数:24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3-1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张晓玲 先进事迹材料
张晓玲先进事迹材料 我叫张晓玲,是XX县区杨金华纺织一名职工,从事的是会计工作,针对会计制度的日益标准,我于202223年4月份报名参加了财政局组织的相关会计专业知识培训,并取得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在会计行业中虚心学习,不断积累专业知识,得到了公司的认可。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一直努力提高自身思想素质,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气,严于律己,扬善抑恶、求实创造、与时俱进,将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发扬光大。认真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不参加非法组织。 我知道学无止境,作为一名党员,我要做的就是不断的适应时代的开展,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的去扩充自身的知识储藏,以提高自身的修养。我将继续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各种技术理论学习,团结同事,互帮互助,努力学习社会课堂知识。 我还是一名中共党员,作为党员必须具有积极的心态,乐观的精神,和敢于向困难挑战的精神,而且胜不骄,败不馁,能发扬团结友爱,关心他人,具有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良好的道德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而是长期的养成过程。从我做起,带动别人。 今后我会坚持勤奋努力踏实工作的优良作风,在工作上学骨干,在政治上求先进,在活动中求积极,认真而努力地做好组织交给的每一件事,带着激情和责任感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 第二篇:张晓霞先进事迹个人先进事迹 张晓霞,1981年参加工作,现任昆区民政局副局长,主要承担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老龄侨务、双拥优抚、殡葬管理等工作。始终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效劳的工作宗旨,对事业热爱、对工作执着,对群众热情,对下属关心。得到了广阔群众和同志们的口碑,树立了民政人在百姓中的良好形象。工作近三十年来,一直坚守在一线岗位,以负责的工作态度,成熟的业务水平,沉着面对一次次困难与挑战,诠释着为人民效劳的真谛,实现了自我的超越。曾先后荣获过诸多个人奖项,202223年调入民政局任职以来,她更加专心于社会福利事业,尤其注重做好儿童福利工作。主要成绩如下: 一、儿童福利工作 1.尽职尽责做好“明天方案〞救助行动 202223年,新一轮“明天方案〞调查工作展开,她亲自督导,带队走访,曾先后走访2023个办事处的35个街道居委会,按照划分条件,出昆区2名贫困家庭先天性心脏病患儿,9月初,经筛选上报的两名残疾患儿在天津泰达心血管医院成功实施了免费手术,治疗期间,她屡次打 询问患儿家长手术情况,得知手术顺利实施,她格外快乐,在2名患儿恢复身体归包后,她专程前往患儿家庭,看望这两个孩子,孩子家长非常感动,亲自将绣有“明天方案,大德无限〞的锦旗送到她手中表示感谢。目前这两个孩子身体状况良好。 2.积极争取孤儿福利待遇 近些年来,随着家庭问题的诸多因素,导致我区孤儿数量有所增加,并且孤儿福利待遇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202223年,当她了解到XX市将要出台孤儿福利标准,立即组织会议,展开对昆区孤儿情况摸底调查,时值夏季,她不畏酷暑,顶烈日、迎风雨,为同事们做出表率,确保统计不遗漏一名孤儿。夏去秋来,经过三个月的细致工作,最终为昆区8名孤儿发放了儿童福利证,积极为这些孤儿争取到社会福利金,保障了他们的生活。 3.认真细致抓好收养登记 收养登记是一项非常细致,并且分类复杂的工作,刚来到民政局,面对从前没有接触过的收养法,她开始认真学习,细致总结归类,同时根据202223年初民政部等五部委联发关于解决国内公民私自收养子女有关问题的通知,她深入学习研究,组织制定出昆区民政局收养法实施细那么,将收养法进一步区域化,精细化。形成了昆区特色,即“收养登记员解答初审,分管领导审批,局务会研究通过三步走办理模式〞。每当为办理完一例收养手续的时候,她都要亲自将收养登记证颁发到收养儿童父母手中,语重心长的叮咛与嘱托,好似收养出的每一位孩子都像是她的骨肉。她将自己全部的爱,化成对广阔弱势儿童伟大的爱。在所有涉及到儿童的事务工作中,她始终善待儿童秉承儿童至上的原那么,积极稳妥的解决儿童收养问题。 4、殚精竭虑为福利事业而奋斗 为了更好的解决昆区特殊人群的安臵保障工作,昆区于202223年建设昆区综合社会福利中心。工程之初,建设面临一系列问题,她亲自承担起艰巨任务,争取领导班子意见统一。她跑工程、要资金、选地址、搞协调,屡次驱车到几十公里外的XX县区勘定建设地址,即使风沙酷暑也阻挡不了她的行程。经过她的带动努力,昆区综合社会福利中心建设工作已陆续展开,工程建设地址定于哈业脑包中心集镇,占地面积50亩,一期工程建筑面积4300平方米,工程建设前期的立项、招标投标、实地选址、测绘、地勘、图审、场地平整等工作均已完成。明年即可建设完成,投入使用。届时将妥善解决昆区老人、优抚对象、流浪人员,特别是孤儿的生活问题。 二、老年福利工作 她在大力做好儿童福利事业的同时,也不断加强对老年福利事业的关注。针对昆区辖区社会福利机构均为企业或个体等社会力量举办,审批由自治区民政厅审批,管理由市民政局管理的情况,她及时联络消防大队等部门,对辖区老年社会福利机构进行消防平安、食品卫生、疾病防疫检查。及时为区平安生产大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反响信息,责成社会福利机构对不同情况,该整改的整改、该撤除的撤除、该限期停业的限期停业,排除平安隐患,确保辖区内8个社会福利机构平安。经过不间断的努力,形成了福利机构每季度将消防、食品卫生、疾病防疫情况上报的制度。 几分耕耘,几分收获。她所取得的成绩并不是偶然的,这里凝聚着她多年的汗水和心血,铭记了她所受的挫折、压力、拼搏、痛苦与欣慰;她生活工作的人生轨迹,正是谱写了一曲顽强拼搏、奋力进取的动人乐章。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为广阔群众谋求福利始终是她新的起跑线,她终将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第三篇:张晓先进事迹材料“陇人骄子〞事迹报告稿 母亲是我的全部 社会是我的家庭 尊敬的各位领导、 同志们: 大家好。 我叫张晓,是XX县区崆峒区崆峒镇卫生院的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今年23岁,和许多同龄人相比,我是不幸的,十几年来我遭受的种种磨难是难以想象的,但同时我又是十分幸运的,正是这苦难的生活磨砺着我生存的意志,而众多好心人的帮助,也让我学会了珍惜和感恩,使我在苦难的生活中没有偏离人生轨道。 对我来说,不幸是从1993年3月21日开始的。那时我们一家生活在XX省XX县区,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夺去了父亲年轻的生命,平日里操劳过度、积劳成疾的母亲原本就患有类风湿关节炎,这场变故更是给了母亲致命的打击,她卧病在床,从此生活不能自理。年仅四岁的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只是哭着向妈妈要爸爸。面对接踵而来的灾祸,绝望的母亲产生了轻生的念头。那天她搂着我说:“孩子,妈妈不能再照顾你了,妈妈要去一个很远的地方,以后你就到奶奶家去。〞望着悲哀欲绝的妈妈,我害怕极了,拉着她的手拼命的哭喊着:“妈妈,你别走,我不让你走。〞妈妈泪如雨下,我们母子俩抱头痛哭。从此,我好似突然长大了许多,不再对妈妈哭闹撒娇,而是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担起了那个年龄不能承受的家庭重担。 母亲治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欠下了一屁股债。无奈之下,姥姥家的人把我们母子俩接回了老家甘肃平凉。回到平凉以后,我和妈妈到处“打游击〞,在这个亲戚家住几个月,那个亲戚家凑合几天。原本经济就不宽裕的他们,因为要照顾生病的母亲和我,生活更加窘迫。好强的母亲不想再拖累他们,于是我们搬出了亲戚家,借住在村子一户农家果园临时搭建的瓜棚里。谁知,灾难一个接一个地降临,1993年7月的一天,一场倾盆大雨从天而降,我们母子居住的瓜棚被大雨冲塌,已经吓傻的我用尽力气把妈妈从泥水中拖出来。看到我们实在可怜,保丰村一位好心的阿姨把自家看菜园,缺乏五平方米的小土房借给我们,虽然只有一个土炕,但好歹总算有了一个可以栖身的地方。 终于有个落脚的地方了,可是每天的吃饭却成了一个大难题。母亲的病情时好时坏,做饭的任务自然就落到了我的头上。四岁的我就开始学着煮饭,由于年龄小,够不着锅台,我就踩着小凳子趴在锅台上,学着做饭。现在说起来,恐怕让人难以置信,就是让我自己想起来都不知道那时是怎么过来的,也许只是一种求生的本能,把生的弄熟填饱肚子。记不清有多少次,从灶膛里冒出的滚滚浓烟呛的我眼泪直流,喘不过气来,时不时从锅里溅出的热汤烫伤了我的手和胳膊。一碗稀粥烫的端不住,我要用衣服衬着碗;一壶水重的提不动,我得放在地上往回托。我多么害怕做饭呀。可是,不做饭又吃啥。。尤其是看到妈妈由于饥饿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我就明白,我必须去做饭,而且得想尽一切方法按时做好饭。我记得当我第一次把自己亲手做的稀饭端到妈妈的床前时,妈妈含着泪笑着说:“晓儿啊。看你把脸抹得像只小花猫……〞,当我踩着小凳子一勺一勺的喂给妈妈时,她哭了,她的泪水和着我撒落的稀粥打湿了她的整个衣服。后来,妈妈告诉我,那顿稀粥根本没煮熟,可是那却是我们娘儿俩吃的最香的一顿饭。 转眼到了上学的年龄,看着同村的小朋友背着崭新的书包三五成群的奔向学校,我把自己的羡慕深深的埋在心底,我知道,贫病交加的母亲没有钱供我上学,但细心的母亲还是看出了我的心事。那天,母亲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扶着我,拖着已经变形不能弯曲的双腿爬进这家出那家,为我凑足了上小学的80元学费。报名的前一天晚上,她流着泪说,妈妈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你念书。就这样,我终于成为一名小学生。我感谢我的母亲是她这一伟大的举动,把我送进知识的殿堂,让我有了改变自己命运的时机。没有铅笔,捡同学的笔头套一个水彩笔管用;没有书包,邻居阿姨用一个旧迷彩裤给我改做一个;没有钱买复习资料,借同学的资料把题目抄下来回家做。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写钢笔字,老师要求交作业,当我把自己还是用铅笔写的作业本交上去的时候,老师生气的问:“我不是上节课说过,这节课我们要拿钢笔写作业吗,你怎么不听话呢。〞我抬起头支吾着说道:“吴老师,我没有钢笔……〞。我看到吴老师的眼神突然温情了许多,她摸摸我的头说:“孩子,你等等〞,她转过身,拿起讲桌上那支陪伴她多年教师生涯的钢笔,湿润着眼睛对我说:“张晓啊,这支笔老师送给你,希望你好好练字,好好学习。〞看着吴老师,我快乐地不知道说什么好,连声谢谢老师也忘了说,拿起钢笔,一溜烟的跑回了自己的座位。终于有自己的钢笔了,我爱不释手的写完了一页又一页。至今老师送我的这支钢笔我还珍藏着。后来,学习查字典,我又犯了难,没有字典啊,怎么办。于是我硬着头皮找到吴老师,涨红了脸对老师说:“吴老师,我想和您商量件事儿。〞吴老师和蔼的对我说:“说吧,又怎么了……〞,我大胆的说道:“老师,如果这学期考试我还得第一,能不能把笔记本、笔盒这些奖励换成一本字典啊。〞吴老师看着我,笑着说:“好啊。如果考第一,就奖励你字典。〞,我快乐地说老师可不能骗人。期末考试我毫无悬念的又是班级第一,吴老师拿着一本崭新的字典放到我的手上,笑着说:“老师没有骗你吧。。〞一九九年夏天,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母亲忍痛卖掉了带回来的一条毛毯和她结婚时陪嫁的一个床罩、一对枕巾,准备凑了路费外出乞讨。那时,我2023岁,上小学四年级。我带着自己心爱的课本、作1业本,搀扶着妈妈爬上了去西安的长途汽车。可真站在西安的街头,娘儿俩却怎么也张不开口,伸不出手。一连两天,没要到一分钱,也没吃上一口饭。狠狠心,我们娘儿俩花三块钱买了一碗面。可妈妈让我吃,我让妈妈吃,谁也不先动筷子。我想母亲之所以顽强地活下来,艰难地供我上学,就是让我做一个有用的人啊。即使饿着肚子,我也没忘了趴在西安的大马路上写作业。这一次,我和妈妈都觉得,沿街乞讨不仅丧失了做人的尊严,时间一长也会丧失自食其力的能力,于是我们第三天返回了平凉。 这一段流浪生涯更加坚决了我自立自强地决心。回到家后,我在笔记本上写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