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实践活动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一切社会现象最后的根源。人通过实践活动把握物质世界,又通过实践活动改造物质世界,并改造人自己。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社会是实践的产物和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对人类实践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的分析,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思想不仅在哲学史上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社会的本质。而且进一步说明了实践在人和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第一、实践是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任何生命物质都有自己的存在方式。社会的主体是人,人以实践作为自己的存在方式。从人类生存的前提来看,正是实践活动不断地创造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条件。从人与动物的区别来看,动物是在消极地适应自然的过程中维持自己的生存,而人则是在积极地改造自然并在改造的实践过程中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最后成为社会的主体。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因为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这一论断言简意赅地表达了人类社会生活与实践的关系。我们想象一下:有这么一天,全世界的实践活动都停止了。不搞生产,不搞科学,不去管理……那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无法想象。停止了各类实践活动,人类社会将不复存在,也就更谈不上发展了。这句话也反映出实践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第二、实践创造了人的基本特征。实践使人成为“社会存在物”、“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和“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实践创造出了人之为人的一切特征,把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和提升出来,形成了人类社会。实践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以制造工具为代表的生产劳动,是人类形成的标志。实践是人类产生的决定性因素,它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始终,生产劳动不断创造出人们所需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还提供给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包含但不局限于提供给人们吃的、用的、穿的东西。这种实践活动一旦停止,人们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就得不到保证,温饱就得不到解决,生存就已经成了一大难题,更谈不上发展。而且,人类未来全面发展的实现,归根到底也是取决于生产劳动的高度发展。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关系系统。“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恩格斯所说的这句话直接点明了生产实践与其他实践活动的关系。生产实践生产出人们所需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保障了人们的衣食住行,给人们的生存提供了物质基础,在此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