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卷第2期2023年4月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ofFujianMedic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Vol.24,No.2Apr.2023新时代基于临床教学案例的课程思政教学范式探索刘礼斌1,苏萍1,曾嘉霖2(1.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福建福州350001;2.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部,福建福州350122)摘要:新时代背景下,助力“医教研多肩挑”的临床教师提升带教水平,进而充分发挥临床教学课程的思政育人协同效应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在明确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基础上,通过聚焦案例切入点挖掘思政元素、增设临床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探索基于临床教学案例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构建以实施路径明确、主要架构清晰、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强为主要特点的课程思政教学范式,对提高临床教师带教水平,充分发挥临床教学课程的思政育人协同效应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课程思政;临床案例;教学范式中图分类号:R-4;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784(2023)02-0062-05收稿日期:2022-10-12资助项目:福建省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FBJG20210112)作者简介:刘礼斌,男,教授,医学博士。研究方向:糖尿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通信作者:曾嘉霖,Email:zeng13365910627@126.com新医科背景下,为助力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根据“健康中国”的发展需求,培养具有高道德水平的复合型创新型医学人才,是高校医学教育的重要目标[1]。为实现这一目标,在各类医学专业课教育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构建起全员、全方位、全课程育人的新型教育理念是最有效的途径[2]。但目前高校医学教育中,专业课的教学往往普遍存在着注重专业知识与技能、忽视思政教育(如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文关怀、科研诚信、医德医风)的现象,学生也更在乎医学知识与临床技能的收获,而忽视自身道德素养的提升[3];同时,在临床教学中,“医教研多肩挑”的临床教师由于精力和经验有限,面临着难以有效开展临床专业课程思政工作的挑战。高校医学专业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掌握基础医学理论知识、临床实践岗位胜任力等“硬实力”,更要注重对学生品格情操等“软实力”的塑造,从而实现医学生职业能力与个人道德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