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互联网+”背景下名师工作...:信息化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_杨虹.pdf
下载文档

ID:226615

大小:1.75MB

页数:7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3-1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互联网 背景 名师 工作 信息化 教师 专业 学习 共同体 杨虹
2023年2月第36卷 第1期Feb.2023Vol.36 No.1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HAINAN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互联网+”背景下名师工作室的新样态:信息化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杨虹(海南师范大学 继续教育学院,海南 海口 571158)摘 要:名师工作室作为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其理论和实践都证明了名师工作室是一种有效的教师培训模式,有力提升了我国教师队伍的质量。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对工作室进行检视,发现其存在着重线下培训轻线上培训、主持人的教师培训专业能力有待提升、信息技术运用不充分等问题。要适应新时代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探索教师培训信息化的路径,就需要构建名师工作室的新样态:信息化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信息化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以“以师为本+个性化”为研修价值取向,增加教师培训者、信息技术专家两类支持者,进行“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活动设计,使用“混合研修”学习模式,搭建现实仿真、虚拟现实的两类培训场景,注重“随时随地”的互动分享,运用“多维精准”的学员评价,建立“数据化+全视角”的成员专业成长档案。关键词:名师工作室;“互联网+”;信息化;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5310(2023)01008707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强教必先强师,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基础工作来抓,以教育数字化引领,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教师队伍的建设必须要聚焦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两个方面,其中职后培训为教师提供一系列专业发展活动,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持续支持,专业、有效、高质的教师职后培训是实现教育强国、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重要举措。名师工作室是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创举,相关理论证明名师工作室能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实践也表明,名师工作室确实培养出了一批师德高尚、专业能力扎实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有力提升了我国教师队伍的质量,促进了我国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建设。名师工作室是根植于我国教师基数大、教师质量地域差距大、分层分类培训难以精准、培训监控管理困难、培训辐射范围小等教师培训的现实土壤,从而在我国广泛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师培训模式。从目前发展态势来看,名师工作室仍然是我国极具生长力的一种教师培训模式。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教育数字化特征越来越明显,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逐步被运用到教师培训中,加之近年来疫情对集中办线下培训造成的限制,信息化教师培训开始广泛开展,名师工作室也开始探索线上、线下混合研修模式,尝试进行信息化建设。但由于缺乏理念的引领和技术的支持,名师工作室并没基金项目: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名师工作室研究”(JD(ZC)19-42);海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研究与实践”(Hnjg2021-31)。收稿日期:2022-11-20作者简介:杨虹(1987),女,四川南充人,海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http:/ 36 卷第 1 期2023 年有依据成人学习特点做到较好的匹配、协同和深度融合,并没有实现增能、赋能和使能的功能,因此需要进一步厘清名师工作室的原样态,基于“互联网+”背景对名师工作室进行反思,进而构建互联网+背景下名师工作室的新样态。一、原样态:传统的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韩爽认为,名师工作室是在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以名师为引领,以学科为纽带,以研究为核心,集教学、科研、培训等职能于一体的教师合作共同体,旨在搭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及名师自我提升的发展平台。张恩德、王小兰认为,名师工作室是学习主体(主持人、成员和学员)在相互支持信任的环境下,为了共同的目标以相互对话交流和沟通的形式,在民主的氛围中构建出和谐人际关系的群体。朱旭东、王姣莉认为,名师工作室是在政府支持下由具有共同理念、愿景的一位名师和若干骨干教师构成的专业学习共同体,他们通过课例研究、名师论坛等形式,集教学、研究、培训于一体,进行合作性、持续性学习,旨在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学习与共同发展。虽然各个学者对名师工作室概念界定有所不同,但从实质、结构、功能、活动方式等不同角度说明了名师工作室的主要样态。总的来讲,名师工作室是在政府支持和指导下,由具有共同理念、愿景的名师、导师和学员构成的旨在促进教师和学生发展的专业学习共同体,它以名师为引领,以学科为纽带,以研究为核心,通过专业阅读、课例研修、专题论坛、课题研究、实践改进等形式,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对话交流,共同解决教育教学实践问题。名师工作室的本质是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成员包括名师(即主持人)、导师、学员等,其活动以面对面线下培训为主,辅之以网络研讨、资源共享等线上活动,活动方式包括课程学习、课例研究、名师论坛、专题研究等,主要功能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发展。工作室拥有共同的目标、价值和愿景,成员自愿加入,共同追求专业发展,共享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对话交流,对工作室具有较高的归属感,学习与合作是工作室运行的基本保障。二、问题:“互联网+”背景下名师工作室的检视(一)重线下培训,轻线上培训自成立之初,名师工作室主要以线下集中培训为主,一方面是由于线下面对面集中培训的普及度高、模式成熟,便于学员感受培训氛围、深度参与活动、及时与专家和其他成员交流,以及清晰简单的培训管理等因素;另一方面是由于近年来网络研修存在的一系列负面影响导致主持人不愿意开展线上培训活动:最初的网络研修以看课为主,以简单的发帖、跟帖机械互动为辅,培训针对性不强,内容泛化,教师“刷课”“挂课”现象突出,质量监控薄弱,培训效果较差。随着教育部 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 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实施指南等文件的印发,线上研修和线下研修、虚拟学习和教学实践结合的混合研修开始推行。各地名师工作室也先后开始探索混合式研修,但由于缺乏专业的引领和指导,主持人本身的教师培训专业能力和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有待提高,可借鉴的经验不足,导致线上的网络研修和线下的集中培训并没有实现真正的整合,大多数研修活动“有形无神”。工作室内各个身份的成员对于混合式研修,尤其是线上培训的满意度都较低,认为缺乏体验感、代入感、参与感,学习收获较小。大多数名师工作室的混合研修“未能把握其本真内涵,李福华、年浩、张家年:人工智能教育论纲,现代大学教育 2020年第1期。韩爽: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指向的名师工作室运行研究以吉林省中小学名师工作室为个案,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5年,第28页。张恩德、王小兰、曾辉:基于名师工作室的乡村教师专业成长:影响要素与成效分析,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朱旭东、王姣莉:专业学习共同体视角下的名师工作室,中国教师 2016年第8期。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 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2013年5月6日),http:/ 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实施指南 的通知(2014年3月26日),https:/ 媒体融合 的认识误区与操作偏差”。鉴于此,主持人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线下集中培训中,线上活动只是用来做浅显的低层次研讨、答疑、资源分享等,线上培训方式使用较少。(二)主持人的教师培训专业能力有待提高从工作室成立的初衷和教师培训的角度讲,名师工作室是一种教师培训模式,主持人的重要角色是培训者。要成为一名专业的培训者,主持人既要掌握成人学习等教师培训的相关理论,又要了解与时俱进的培训理念、各级各类培训政策、各种培训模式和方法,还要具备专业的需求诊断、培训设计、课程开发、培训组织与管理、培训评估等技能。“互联网+”时代还要求主持人具备信息理解、在线培训设计、在线课程开发和在线培训辅助工具使用、将线上与线下培训进行深度嵌入的“全面融合”、实现名师工作室培训线上与线下一体化设计与实施等能力。然而,现实情况是行政机构和教师研训机构只对名师工作室做宏观指导和政策保障,主持人则要在承担教学任务之外负责名师工作室的规划制定、活动设计和实施、课题研究、学员指导、资源建设与成果转化、组织管理和评估等项工作,他们身兼多种角色:引领者、培训者、学习者、研究者、管理者等。一方面主持人身兼多职、精力有限、难以聚焦;另一方面,主持人无法依据对教师培训专业化的要求掌握扎实的培训理论和进行丰富的培训实践。以名师工作室最常开展的课例研修活动为例,课例研修活动有规范的活动流程,应遵循“情境理解问题界定与解决反思感悟”的行动范式,需要问题化的培训案例、情景化的培训场域、全面及时的反馈和持续有效的跟踪,但由于缺乏对课例研修本质特征的把握,主持人往往把课例研修活动简化成同课异构、课例研讨、名师示范等单次独立的活动。梳理近年来的在线培训也可以发现,大多数工作室的在线培训效果不理想,只是简单的将线下的培训内容搬运到线上,没有充分发挥线上、线下培训的各自优势,导致两个培训途径彼此割裂。由此可见,主持人由名教师到教师培训者角色的转换不成功、教师培训专业能力有待提升。(三)对专业化信息技术运用不充分“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逐步被运用到教育领域,各类信息化教学平台和教学工具也不断更新升级,一些教师培训专家尝试将教育信息化技术、平台、工具运用到教师培训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通过收集学习者身份、学习基础变量、课程特征变量、学习行为变量、教学行为特征变量等,进行集中分析和预测,并据此进行教学决策和干预;运用EDUALI智能软件协助监控和测量诸如批判性思考、沟通、协作、领导、问题解决和跨文化主义等技能的发展。针对教师培训,一些高校、企业也相继开发出一些专门的培训平台和培训工具,为教师培训带来了新的生机,促进了教师培训方式与手段的转型。数据诊断、动态分析、可视化技术、大数据、物联网采集技术等技术,不仅为线上培训提供平台和工具支持,也为线下培训现场授课、培训组织管理等创设培训情境,提供信息化工具,被逐步运用到学员能力测评,培训需求分析,培训方式的更新,培训资源分析、分享与升级,以及学习效果评估等各个方面。新技术的使用不仅体现了工具的更新、研修模式的变化,更体现了培训观念的升级。但目前,大多数名师工作室一般只是使用腾讯会议、钉钉考勤与直播、微信公众号等大众化的工具,并没有充分运用专业化的信息技术工具,难以实现教师培训的专业化、信息化,导致活动方式单一、培训诊断难以精准、培训效率低、培训资源利用率及转化率低、培训组织管理成本大且不到位等问题的出现,名师工作室本身也难以进一步升级,出现了“高原状态”。因此,如何更新培训理念,构建信息化环境下的名师工作室培训活动,挖掘信息技术的优势潜能,享受信息化带来的各项便捷和专业支持,促进活动质量提升和成果转化,创造新的生长点和提升内涵建设等,成为了目前名师工作室亟待解决的问题。三、新样态:信息化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一)培训价值取向注重以师为本+个性化过去名师工作室主要关注工作室共同体建设的问题,对成员的个性化专业发展关注较少,实则工魏非、李树培:混合式研修:内涵、现状与改进策略,教师教育研究 2017年第5期。闫寒冰、单俊豪:从培训到赋能:后疫情时期教师专业发展的蓝图构建,电化教育研究 2020年第6期。89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 36 卷第 1 期2023 年作室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建设是以成员的个性化专业发展为基础的。“以师为本”的培训理念与“以生为本”“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相对应,以教师发展为本、尊重教师个性化学习需求的“个性化教师培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