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第36卷第1期Feb.2023Vol.36No.1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OFHAINAN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互联网+”背景下名师工作室的新样态:信息化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杨虹(海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海南海口571158)摘要:名师工作室作为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其理论和实践都证明了名师工作室是一种有效的教师培训模式,有力提升了我国教师队伍的质量。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对工作室进行检视,发现其存在着重线下培训轻线上培训、主持人的教师培训专业能力有待提升、信息技术运用不充分等问题。要适应新时代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探索教师培训信息化的路径,就需要构建名师工作室的新样态:信息化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信息化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以“以师为本+个性化”为研修价值取向,增加教师培训者、信息技术专家两类支持者,进行“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活动设计,使用“混合研修”学习模式,搭建现实仿真、虚拟现实的两类培训场景,注重“随时随地”的互动分享,运用“多维精准”的学员评价,建立“数据化+全视角”的成员专业成长档案。关键词:名师工作室;“互联网+”;信息化;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中图分类号:G45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5310(2023)01–0087–07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①强教必先强师,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基础工作来抓,以教育数字化引领,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教师队伍的建设必须要聚焦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两个方面,其中职后培训为教师提供一系列专业发展活动,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持续支持,专业、有效、高质的教师职后培训是实现教育强国、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重要举措。名师工作室是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创举,相关理论证明名师工作室能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实践也表明,名师工作室确实培养出了一批师德高尚、专业能力扎实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有力提升了我国教师队伍的质量,促进了我国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建设。名师工作室是根植于我国教师基数大、教师质量地域差距大、分层分类培训难以精准、培训监控管理困难、培训辐射范围小等教师培训的现实土壤,从而在我国广泛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师培训模式。从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