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卷第6期2022年11月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OFBEIHUAUNIVERSITY(SocialSciences)Vol.23No.6Nov.2022《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定量分析及启示易显飞高津宇[摘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作为里程碑式著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青年马克思的标志性成果。为深入了解《手稿》研究现状,文章以CiteSpace软件为基础,对近5年国内关于《手稿》研究的年度发文量、研究作者共现、研究机构共现、研究领域及演进趋势、研究热点等进行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分析发现,对《手稿》的研究主题聚焦在自然观、实践观、私有财产、异化劳动、共产主义、社会观等方面。通过对已有研究资料分析,可以从解读模式、内在逻辑、文本结构、学科属性等方面得到一定的研究启示。[关键词]《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定量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图分类号]A8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101(2022)06⁃0104⁃10[收稿日期]2022⁃10⁃09[DOI]10.19669/j.issn.1009⁃5101.2022.06.012[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自然辩证法中国化及当代创新研究”(20&ZD043),湖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时代理工类研究生‘课程思政’质量提升的理论探索与路径创新研究”(2021JGSZ071),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开放式基金重点项目“恩格斯的思维理论及在当代中国的发展研究”(JD22ZD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简介]易显飞,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高津宇,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长沙41008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为《手稿》)是马克思于1844年4月至8月在法国巴黎旅居时撰写的。我国对于《手稿》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直到今天,学界对其研究热度依然不减。本文拟对近5年来我国关于《手稿》的研究文献进行收集、梳理、归纳和分析,并尝试总结出这些研究的主要特征。一、近五年《手稿》研究的定量分析目前,有关《手稿》研究的文献回顾,大部分是以“主题”的形式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