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新时期高校防范和抵御宗教渗透的对策研究.docx
下载文档

ID:1139967

大小:25.62KB

页数:7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8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新时期 高校 防范 抵御 宗教 渗透 对策 研究
新时期高校防范和抵御宗教渗透的对策研究 【摘 要】 高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场所,也是境外敌对势力与我们争夺人才和进行思想文化渗透的重要阵地。当前,宗教对高校的渗透已成为影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开展和社会稳定不可无视的因素。新时期,如何防范和抵御宗教对高校的渗透是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在阐述宗教渗透概念、实质的根底上,进一步分析了当前宗教对高校渗透的主要方式和特点,并就高校如何防范和抵御宗教渗透提出了应对之策。 【关键词】 新时期 高校 宗教渗透 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全国宗教工作会议时指出:“宗教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必须处理好的重大问题,宗教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性,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开展,关系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系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关系国家平安和祖国统一。〞[1]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宗教渗透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扩散上升之势,宗教对高校的渗透活动也日益严重。认清宗教渗透的实质,把握高校宗教滲透的方式和特点,并制定行之有效的防范和抵御策略,这对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宗教渗透的概念、实质 所谓宗教渗透是“以颠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祖国统一为目的的反动政治活动和宣传,以控制我国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为目的的活动和宣传,以及在我国境内非法建立和开展宗教组织和活动据点,而不是指宗教方面的友好往来。〞[2]可见,宗教渗透与人们日常所说的宗教交流、宗教传播并非同一个概念,它们有着本质的区别。宗教渗透带有明显的政治恶意性、宗教掩护性、组织秘密性、文化侵略性、手段多样性、活动国际性和破坏严重性的特征。在现实生活中,宗教渗透往往与境外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前,宗教渗透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特征:一是为了颠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政权,为了破坏我国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境外敌对势力常常打着“宗教幌子〞对我国进行渗透。二是宗教渗透的目的不是单纯为了传播宗教和开展教徒,而是为了控制我国的宗教团体和信教人员,为了干预我国的宗教事务。 总之,从本质上来看,宗教渗透的性质和政治渗透一样,都是境外敌对势力的特殊政治行为。是新时期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颠覆活动的战略选择,是西方国家实施和平演变战略的重要组成局部。美国中情局对华制定的十条诫令第二条指出:“一定要尽一切可能,做好宣传鼓开工作,包括电影、书籍、电视、无线电波……和新式的宗教传播。只要他们向往我们的衣、食、住、行、娱乐和教育的方式,就是成功的一半。〞[3]因此,加强高校防范宗教渗透工作形势严峻、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二、高校宗教渗透的主要方式 (一)通过“文化交流〞、“学术研究〞等活动进行渗透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交流程度的不断深化,“文化交流〞、“学术研究〞等活动已成为高校宗教渗透的重要途径。一方面,高校教职人员和学生的构成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高校的一些外籍教师、留学生等,他们中的一局部本身就带有宗教信仰;局部外籍教师、留学生会利用学习交流的时机传播西方宗教观念,他们会宣传和推销别有用心的宗教教义和价值取向,甚至会利用课堂有形无形地进行传教。另一方面,当前高校师生出国旅游、学习交流、探亲访友的时机增多,这为境外敌对势力对高校进行宗教渗透提供了便利条件;他们公然打着学术探讨、出国留学、文化交流、学术讲坛、文化培训、合作研究、旅游观光等幌子对高校师生进行宗教渗透。 (二)通过专职人员进行宗教渗透 为了到达对高校进行宗教渗透的目的,一些宗教组织会派出专职的传教人员专门驻守在高校附近,安营扎寨,建立秘密据点。这局部传教人员一般都隶属于某个宗教团体或宗教机构,这些宗教团体或宗教机构具有组织严密性的特点,它们有着自己的宗教领袖、教义和教规。传教人员大都以正当职业做掩护,利用同乡、同学、兄弟、姐妹等各种身份,经常以“交朋友〞、“问路〞、“学英语〞等为借口,编造理由与大学生接触、交流,进而吸引大学生参加宗教团体,并将其开展和培养成宗教信徒。专职传教人员经常有组织、有方案地开展活动,组织教义、教规的学习,他们以“言传身教〞的方式进行渗透,并将其传教工作职业化、长期化。 (三)利用传统媒介和新兴媒体进行宗教渗透 境外宗教势力在信息渗透上,力求给予高校师生听觉和视觉上的冲击。他们进行宗教渗透的载体不断丰富,手段与时俱进。当前,宗教对高校进行渗透的主要载体分为传统媒介和新兴媒体,传统媒介主要有书籍、光碟、信件、杂志、播送等。他们通过散发或邮寄经书、宗教宣传光碟,宗教宣传小册子,甚至散发反动传单、涂抹人民币等进行非法宣传,利用局部师生的好奇心进行渗透。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迅猛开展,尤其是微博、微信、博客、论坛等“自媒体〞的出现和盛行,网络新媒体已逐渐成为宗教渗透的主要平台。由于新媒体打破了时空、地域的限制,使其传播具有隐蔽、迅捷、容量大、难监控、受众广的特点,加之大学生是新媒体最大的受众群体,这给高校防范宗教渗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四)利用“人道主义关心〞和“爱心资助〞进行宗教渗透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了到达宗教渗透的目的,一些宗教组织和团体常常打着“人道主义关心〞、“爱心资助〞的旗帜,在校园里寻找“资助对象〞,他们向贫困生或心理情感受困的学生提供经济资助和爱心关心。让这些学生感受到宗教所宣扬的“主的关心〞、“上帝的福音〞,使学生对教派产生好感和兴趣,弱化学生的政治敏感度,再利用这局部学生的信任和感恩之心,对其进行宗教渗透。 (五)利用宗教节日或庆典进行宗教渗透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各种思想文化呈现出交流、交融、交锋的特点。一些外国节日和宗教文化也纷纷传入中国,如圣诞节、复活节、感恩节等,这些节日在国内呈现出炽热之势,特别是局部青年大学生对此比较热衷。然而,各种宗教节日或庆典已成为不少宗教组织大张旗鼓宣扬其宗教教义的“绝佳时机〞。境外宗教组织和势力借助特定的宗教节日或庆典活动,邀请大学生参与,利用节日或庆典的现场气氛隐蔽地传播宗教信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地渗透。 三、高校宗教渗透的特点 (一)渗透形式隐蔽性 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往往披着各种文艺形式的外衣,影响着世界上的数亿人口。宗教渗透组织者为了更好地对高校进行渗透,他们往往会将宗教元素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如在圣诞节、万圣节到来之际,他们借助节日的气氛,利用大学生的从众心理和“赶时髦〞的行为特征,对大学生进行宗教渗透,继而对大学生的文化观、价值观产生一定的影响。当前,高校宗教渗透形式的隐蔽性主要表达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渗透意图伪装化。西方国家和境外敌对势力在进行宗教渗透时往往不会公开宣扬其所实施的是宗教渗透行为,也不会说明其实施宗教渗透的目的。他们往往将渗透的方式变得更加贴近生活,将渗透意图伪装化,从而让人难以区分,如“福音西进方案〞就是一个典型。其次,宗教渗透的主体更加隐蔽。宗教渗透人员往往具有合法的职业和正当的身份,如外籍教师和留学生,他们平时隐藏自己,行动谨慎,外表上很难看出他们背后的真实身份。再次,宗教渗透的过程更加隐蔽。宗教渗透人员间的聯系方式与渠道十分隐蔽,他们时常用“学术探讨〞、“工作交流〞等的时机来传递信息。 (二)渗透手段多样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开展和通讯技术的提高,信息传播的渠道可谓是多种多样。当前,境外敌对势力对高校师生进行宗教渗透的手段可谓是五花八门,除了利用传统媒介外,新媒体也成为了敌对势力的新宠。他们常常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在文化交流、节日慰问、学术探讨、外语学习、旅游参观等活动的掩饰下,大力进行宗教宣传;通过专职传教人员或宗教代理人向广阔师生散发宣传资料、赠送宗教饰物来扩大影响;通过慈善活动、资助贫困生、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岗位拉拢教徒;通过互联网、电子邮件、 短信、微博、微信、QQ等现代媒介进行网上信息传播。此外,为了到达宗教渗透的目的,敌对势力可谓是用心良苦。他们通过开公司、搞实体经济、办书店等方式来维系日常的开支,常常藏教于商、以商养教。可见,当前宗教渗透的方式灵活多变,手段层出不穷。 (三)渗透目的恶意性 宗教渗透的目的具有恶意性,从本质上讲是为了阻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颠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政权,为了破坏我国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以便实现对我国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的控制。高校宗教渗透由于主要对象是青年大学生和教师,因而渗透内容除了相关的宗教信息外,还参加了大量具有浓厚政治色彩的内容,涉及国家的政治生活,大政方针,民族宗教政策等。其实质是披着宗教外衣的政治阴谋和政治恶意行为,是新时期境外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颠覆活动的战略选择,是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重要组成局部。高校宗教渗透活动不仅侵蚀着广阔师生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扰乱正常的高校教学秩序,还容易诱导宗教极端行为,进而影响国家的长治久安。 四、防范和抵御高校宗教渗透的对策 (一)客观看待师生信教现象,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宗教是随着生产力的开展,人类文明的进步而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宗教诞生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流传历史,宗教现象在几千年的历史演变中不曾中断。当前,宗教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宗教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广,这说明宗教有其存在与开展的合理依据。高等教育工作者要正确的认识宗教,既要客观地对待宗教传播和宗教交流,又要对宗教渗透保持清醒的头脑。面对师生的信教问题,不能简单地回避或放任不管,也不能蛮横干预,应该正确看待师生客观存在的信教现象。 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抵抗宗教渗透最好的方式。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对宗教的产生与消亡、宗教与社会的关系做了科学的阐述。当前,很大一局部师生对宗教的认识与理解还存在一些误区。打牢高校防范宗教渗透的根基,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促使广阔师生牢固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根本内容。引导师生正确看待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直面人生和成长中的逆境与困惑,消除他们对于宗教的盲目信仰,特别是消除他们对于宗教的极端崇拜,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宗教观。 (二)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别离,依法管理校园宗教事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阻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八条规定:“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别离。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阻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2022年修订通过的宗教事务条例第四条也做了明确的规定,这就从法律层面界定了教育与宗教相别离的原那么。一方面,高等教育工作者要坚持宗教信仰自由的原那么,不得歧视有宗教信仰的学生,也不得强迫学生信仰宗教。另一方面,高校决不可成为宗教传播的场所,宗教活动只能在核准登记的场所和经政府宗教事务管理部门认可的场合进行。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在学校和其它教育场所打着教育的幌子,从事传播宗教的非法活动。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开展民族教育的决定以及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文件都再次强调我国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别离的原那么,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阻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2022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个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那么,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不是为了干预正常的宗教活动,而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宗教事务,为了更有效地保障合法的宗教活动,为了更好地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表达。对于那些披着宗教外衣而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果断采取有效措施给予依法打击。 (三)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 高校学生的思想阵地,正确的思想不去占领,错误的思想就会去占领。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是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思想状况直接关乎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亲和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