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深入制造业工作要点发言范文.doc
下载文档

ID:1061107

大小:17.50KB

页数:6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1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深入 制造业 工作 要点 发言 范文
深入制造业工作要点发言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我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以信息化带开工业化的浓厚气氛已经形成,并迎来了全省制造业信息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我市隆重举行。今年是"十五"方案的关键一年,也是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关键的一年。等下,艺同志将就去年的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并安排布置今年的工作。我先强调几点意见。 一、再宣传、再发动,进一步认识我市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重要意义。 1、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是应对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的迫切需要。 全球化和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开展的两个显著特点。随着第三轮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包括资金、技术和人才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流动和配置的范围越来越大,传统国界的作用日益弱化。制造业也不例外,全球化制造已成为制造业开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引发了一场新的技术革命。信息技术的开展,不仅打造了新兴的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业,同时通过对传统制造业的渗透和辐射,使机械、冶金、化工、纺织等传统制造业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制造业信息化因此成为当今世界制造业开展的另一大趋势。目前,国际上正在进行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这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特点是,由于兴旺国家的劳务本钱不断攀升,很多产品的生产制造将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开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我国由于经济连年高速增长,社会政治稳定,加之有比拟廉价且素质较好的人力资源,成为很多跨国公司的首选。去年底我到进行访问考察时,非常强烈地体会到了这一趋势,我市工业园的建立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应该说,我们迎来了一个非常好的开展的机遇期。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根底,其过程是不可逾越的。但我们更应该深刻地认识到:在信息时代,工业化的过程是可以缩短的,跨越开展是可能实现的。英国实现工业化用了年的时间,日本用了100年的时间,而韩国只用了30年的时间,究其原因,就是韩国抓住了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和新技术革命的机遇。目前我市尚处在工业化进程中期,为了尽快提高我市制造业的整体素质,特别是核心竞争能力,必须大力推进制造业信息化。 2、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是实现经济跨越开展的客观要求。 去年,市委在全市开展了"解放思想,实现跨越开展"的大讨论,全市上下都形成了必须加快经济开展的共识。市委、市政府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根据经济开展的根底和优势,提出了建设"三个中心"的战略思路,即从今年起,通过假设干年的努力,将建设成"先进制造业中心、湘中南现代物流中心、长株潭生态休闲中心"。其中建设"先进制造业中心",又是建设"三个中心"中的重中之重。是一个老工业基地,工业是我市重要的财源,而制造业又占了工业的90%以上,用信息技术提升和改造我们的传统产业,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成为我市实现经济跨越开展的必然选择。 二、进一步推进企业信息化示范工作,以点带面,全面铺开。 企业是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根本单元,企业是投资主体,实施主体,受益主体。制造业信息化最后必须落实到企业,落实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今年市里重点抓好30家示范企业,创造条件,全面铺开。示范企业以下几个问题需要很好把握。 一是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必须与管理改革和流程再造有机结合。以erp为代表的企业管理软件,不仅是一种先进生产力,而且是一种先进文化。它代表了先进的企业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是国外许多优秀企业成功管理经验的结晶。如果我们原来的管理模式不改变,不进行业务流程再造,实践证明,再好的管理软件也难以奏效。湘钢的企业信息化工程,有一条很重要的经验,他们非常强调管理和流程必须服从系统。 二是企业的信息化必须一把手亲自抓,必须是一把手工程。原因很简单,因为企业信息化是一场革命,涉及到权力和利益的调整与再分配,是企业由"人治"向"法治"转变的一个过程,如果没有企业的主要领导特别是一把手的坚决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极有可能半途而废。只有企业的一把手对这个问题有非常深刻的认识,并且背水一战,坚决推进,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三是不能为信息化而信息化。信息化仅仅是手段,是工具,企业信息化工程不等于软件工程。企业信息化必须讲求务实,不能搞花架子。软硬件的购置都应当既要兼顾长远又要立足现实,以先进适用为原那么。没有必要盲目攀比,切记"只有合脚的鞋才是最好的鞋"。 三、进一步加强应用技术攻关和培训工作,为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提供更加坚实的技术支撑。 我市拥有大学、科技大学、工程学院三所本科院校,一大批中等专科学校及科研院所,科研实力雄厚。我们要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人才优势,促进科技与经济的进一步结合,为信息化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通过政府的政策导向、高等院校和科研部门的技术支持与效劳,中介组织的咨询效劳,企业的积极参与,建立有效的制造业信息化产、学、研结合的运行机制。 要进一步发挥专家组技术支撑作用。继续实施专家与企业对口联系制度,促进专家与企业紧密联系;同时开展应用技术攻关和二次开发工作,近期内力争完成1~2个具有突破性、代表性攻关课题;在流程型、离散型等各类型企业中总结出2~3个示范样板,并在全市的同类型企业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要进一步加大培训工作力度,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培训应分两个层面进行。工程技术人员信息技术培训:着重于信息技术的应用,着眼于信息技术与其它技术的结合,主要解决微观的技术问题。管理人员培训:着重于信息技术对传统管理方式的改变,着眼于对生产经营组织方法的创新,主要解决思维方式和宏观决策问题。 四、进一步加强组织协调,为制造业信息化工程营造更加良好的气氛。 政府推进企业信息化的主要任务是营造环境。科技局、经委、信息化办、计委、财政局要紧密配合,要积极为企业效劳,积极向上级部门申报各类信息化项目,争取上级的资金和政策支持。 新闻媒体〔电视台、报纸〕应继续加大对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宣传和推介,对实施成功的典型案例进行专题推广。进一步扩大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社会影响,在全市上下形成依靠信息化带开工业化,提升我市传统产业,加速我市经济开展的共识。 同志们,制造业信息化的战鼓已经擂响,让我们以发奋图强的精神状态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共同推进这项宏伟工程,为提升我市企业竞争力,实现经济跨越开展做出应有的奉献。 6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