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67稻田禾花鱼生态养殖高效技术措施研究.pdf
下载文档

ID:973390

大小:1.75MB

页数:1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4-1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367 稻田 鱼生 养殖 高效 技术措施 研究
农技服务水产养殖1312017,34(23)2017,34(23)稻田禾花鱼生态养殖高效技术措施研究 唐运革1,韦慕兰2,梁凌云1,蒙艳飞2(1.金城江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广西 河池 540700;2.都安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广西 都安 530700)作者简介:唐运革(1980.10-),男,广西都安人,壮族,本科学历,技术员,研究方向:水产养殖学。摘要 禾花鱼主要为鲤科温水性鱼类,主要以稻田禾花为食,其是广西省鱼类养殖的主要类型之一。广西省独特的地理优势为禾花鱼的繁衍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稻田禾花鱼规模化养殖行业的发展不仅提高了稻田生产质量,而且为广西省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本文根据禾花鱼的生长特性,对稻田禾花鱼生态养殖高效技术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以便为稻田禾花鱼生态养殖行业的优化发展提供依据。关键词 稻田;禾花鱼;生态养殖高效技术禾花鱼为杂食性生物,具有极广阔的饮食范围,不仅可以摄食稻田中的害虫及有机碎屑,还可以食用米糠等农家饲料。同时对于周边环境也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可以在较恶劣的环境下进行生长繁殖,因此稻田禾花鱼生态养殖技术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而对稻田禾花鱼生态养殖技术的深入分析也可以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依据。1稻田禾花鱼生长特性禾花鱼属鲤科温水类鱼,其背部呈青黑色,全身些微成紫,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可进一步加工程各种副产品。稻田禾花鱼生长过程中,除了稻田浮游生物、稻谷、有机碎屑之外,禾花鱼还可食用农家饲料或者青饲料。其中农家饲料主要为麦麸、精饲料等,而青饲料则以青草、木薯叶、青菜叶为主。2稻田禾花鱼生态养殖高效技术2.1 稻田选择及鱼种投放在稻田选择过程中应尽量选择水源丰富无污染、光线充足的地区,同时相应的稻田应具备一定的水肥保持及防洪抗旱能力。在稻田选择完毕后应对田间土地进行适当硬化处理,控制稻田梗内侧厚度在12 cm以上,田基高度大于42 cm,渔沟宽度、深度应分别在 75 cm 左右、45 cm 左右,整体鱼坑面积应控制在 18 平方米/亩。同时根据整体稻田地势情况可在相应高度的位置进行进、出口的设置,结合适当的拦鱼设施,避免鱼类漏逃现象的发生。在鱼种放养前一个星期内可适当延伸稻田水位,并在后期进行农家有机肥料的施用,一般为 270 kg/667 m2。随后准备进行鱼种投放,鱼种投放最适宜时间为水体繁殖浮游生物最多时期,即水体整体呈土褐色为鱼种投放最佳时间。在鱼种投放之后,根据各地情况的区别可在稻苗插秧后的一定时间内进行稻田禾花鱼生态养殖措施的预设,规定具体的鱼类放养密度、规格。为了保证鱼类养殖的经济价值,尽量选择体格健壮、身体健康且鳞片完整的鱼类,并控制放养鱼规格在 4.6 cm 左右且放养密度为 360 尾/667 m2左右1。此外鱼种消毒措施的有效实施对于鱼种的正常生长非常重要,常用的鱼种消毒措施主要是利用 2.5%的氯化钠溶液浸入鱼种 4 分钟,然后在稻田温度一定的情况下进行鱼种投放措施。2.2 养殖管理在稻田禾花鱼养殖过程中,禾花鱼养殖人员应加强日常稻田巡查措施,及时检查稻田田埂状况及拦鱼设施的完整性,避免鱼类逃漏对禾花鱼养殖效果的影响。在稻田巡查过程中,禾花鱼种植人员可根据对稻田水位水流变化情况的观察,及时调节稻田水流速度,结合适时的敌害清除措施,为禾花鱼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在养殖过程中适时的稻田晾晒非常重要,禾花鱼稻田晾晒一般在五月下旬左右,在稻田晾晒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尽量控制鱼群在鱼坑等阳光无法直射且与渔沟之间存在微水流的地区,并控制相应区域内深度在 75 厘米以上,保证禾花鱼充足的氧气供给。根据鱼种生长时期的变化,可进行适时的肥料施用及饵料投喂措施。为了降低稻田禾花鱼养殖的经济损耗,可在有机农业肥的基础上,结合青饲料、精饲料等鱼类饵料进行综合饲养。有机农业肺主要以堆肥为主,在实际实施时,可将其堆放在稻田的适当位置,并利用泥土、木板等设施进行压盖,在进一步发酵一个星期后,进行饲料的适量投喂2。由于禾花鱼本身可以稻田有机碎屑、稻谷、浮游生物等为食,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应适当控制鱼类投喂剂量及时间。2.3 敌害防治稻田禾花鱼生态养殖过程中,鼠类、蛇类、昆虫类、鸟类等敌害的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稻田禾花鱼的生长质量。根据不同的敌害生长特性可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如鼠类敌害防治可采用设圈套鼠、水泥杀鼠等措施;而蛇类敌害可采用筑巢捕蛇、围网拦蛇或者利用臭鸡蛋、人体毛发等物质进行生物趋蛇;鸟类敌害的防治可利用鸟类畏声畏光的性质,利用鞭炮燃放或光盘悬挂的方式驱赶鸟类;对于昆虫类敌害,常用的有灯光诱杀、置饵诱捕措施。其中灯光诱杀主要是利用昆虫类敌害的趋光性进行灯光捕杀,而置饵诱捕则是将昆虫食物定时定点放置在稻田中,随后进行捞取工序。此外,在稻田禾花鱼养殖过程中,稻田温度应保持在 16-32,避免有害病原体大规模蔓延导致的水霉病等鱼类疾病。综上所述,在稻田禾花鱼生态养殖过程中,禾花鱼养殖人员应选择适宜养殖基地,并根据稻田地理性质设置一定数量的拦鱼设置及水坑、水沟,然后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进行适时的鱼种投放、鱼苗放养,结合敌害防治措施,保证禾花鱼的健康生长,为当地养殖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参考文献】1 陈石娟.广东乳源:稻田养鱼与生态旅游联动发展 J.海洋与渔业,2016(4):13-13.2 周运和.禾花鱼养殖技术 J.农家之友,2016(5):51-53.万方数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