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护新概念一、应急救护的定义在突发伤病或灾害事故的现场,在专业人员到达之前,为伤病员提供初步、及时、有效的救护措施。这些救护措施不仅是对伤病员受伤身体和疾病的初步救护,也包括对伤病员的心理援助。现场救护者现场为突发危害、危重疾病的伤病员提供紧急救护的人,也称第一目击人启动EMSS系统应急医疗服务体系(EMSS)是负责实施有效的现场急救、合理分诊、有组织地转送病人及与基地医院密切联系的机构。现代救护现场救护者EMSS系统心肺复苏高级生命支持提高了抢救成功率传统救护简单的照顾护理寻找交通工具由医师诊断处理丧失挽救生命良机二、现场救护的原则当意外或急症发生,在专业医务人员未到场之前,利用现场的人力、物力为伤病者提供帮助,而这些帮助必须符合正确的急救方法。三、急救目的维持生命01促进恢复03防止伤势恶化02四、救护员注意事项1、救护员在确认现场安全的情况下,对患者进行救助2、迅速判断患者的伤病程度3、尽快寻求帮助,拨打急救电话4、科学施救、规范操作、征得同意、目击者证明5、要有心理准备:冷静、自信、适度紧张①、救护者的基本职责②、保护自己、不受感染1、戴口罩、手套2、避免被现场的尖锐物品刺伤3、在进行人工呼吸时,使用人工呼吸面膜或袋装面罩4、处理严重出血(如动脉破裂出血)时,应带保护眼罩5、救护患者后应及时洗手6、保持现场通风潜在危险防护措施受损的汽车关掉点火开关、拉手刹带电物体设法切断电源、使用绝缘体化学物质戴防护手套,必要时穿防护服自然灾害如雷雨天气时,户外要避开高压线、大树,不要使用手机锐利物品注意观察,操作谨慎倒塌危险观察地震后的建筑物是否牢固其他难以确定的因素遇到不能排除的危险,要立即呼救,争取援助③、保证安全、注意潜在危险因素危及生命的急症、伤害等,从发病一开始到获得有效的医学处理,存在着一系列有规律的步骤。美国心脏协会(AHA)1992年将这个抢救序列用“生存链”来描述。④、“生存链”的概念早期发现呼吸心跳骤停的征兆,及时向急救医疗服务系统(EMS)求救是这一环节的关键。第一环节—尽早识别心脏骤停并启动急救系统救护员发现伤病员心脏骤停,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着重心脏按压。第二环节—尽早心肺复苏,着重心脏按压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快速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对提高现场心脏骤停伤病员的抢救成功率起着关键的作用。第三环节—快速除颤一般需由2人以上组成的院前出诊小组或急救中心医务人员可对心脏骤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