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浅谈组织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docx
下载文档

ID:789613

大小:22.46KB

页数:10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浅谈 组织工作 信息化 建设 实践 思考
浅谈组织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又到了范文模板时间,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供大家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新常态下推进组织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给组织工作带来的既有难得的新机遇,也带来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机遇是:信息化顺应党员流动和思想活泼趋势,组织工作覆盖面不断扩大。挑战是:组织工作精细化和运用新媒体与日俱增,党员干部管理效劳工作难度不断增加。如何在新常态下加快组织工作信息化步伐,是当前组织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新课题。近年来,我们主动适应新媒体时代开展要求,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创新组织工作,探索组织工作与网络信息技术应用的契合点,提高了组织工作功能和效果。 一、外乡化做法和成效 结合组织工作开展需要,我们相继在干部管理、公务员管理、党员教育管理、机关办公自动化及效劳基层党员干部等方面,相继运用系列信息化平台,不仅全面创新了党建工作的手段和方式,也提升了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 (一)全覆盖、无死角实现党员干部信息化管理。分项建立干部信息库、党员信息库和公务员管理信息库,确保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根本情况、信息不遗漏,确保信息库内的信息准确、有效。一是建立干部管理信息库。在推进干部工作信息化建设方面,建成全县干部管理信息系统和三项机制运用后备干部库,细化为党政干部、党外干部、妇女干部、经济类干部、农业类干部、教科文卫类干部和政法类干部等类别,动态管理干部750余名,导入干部信息2023万余条以上,包含单位信息、人员信息维护、系统查询、统计分析、干部任免、系统提醒等功能,每类干部均保持适当数量和合理结构,实现滚动充实。二是建立党员管理信息库。在推进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方面,建成覆盖全县的党员信息库资源管理平台,覆盖全县30个基层党(工)委,将555个党支部、xx82023名党员全部纳入信息库管理,今年以来,维护更新党员信息4700余条,实现了党内数据及时更新和直统上报。充分发挥党员信息库系统便捷的平台优势,准确查询和分析研判党组织和党员情况,形成全县党员结构调控情况分析报告,为党委决策提供了有力依据。三是建成公务员管理信息库。分党群口和政府口,建成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坚持以干部档案为准,专人专职负责日常管护,对新录用公务员、职务调整的在职干部、退休干部信息及时更新维护,库管公务员220230名,做到各类数据信息的标准性、统一性。结合领导干部年度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干部教育培训等工作,对信息库信息进行核对和完善,实现了公务员进、管、出各环节的标准化。四是健全网络监督平台。加大干部八小时之外监督管理,结合12380举报管理系统,建立信件、 、网络、短信综合举报受理平台,建立干部监督信息交流共享制度,健全涉干舆情监测处置机制,完善干部约谈函询诫勉制度,一季度约谈工作不力驻村干部5名,确保了干部监督及时有效。全县党员干部管理信息系统的建成,有效缓解干部管理工作内容庞杂、数据量大、来源分散、有效监督管理和保密级别较高等系列问题,提高了办公效率,健全了管理体制,加大了干部监管工作力度。 (二)多方位、多互动推进组工业务信息化进程。坚持放大工作格局,赋予大组工建设新内涵。一是加强大组工网建设。在硬件方面,投资8.8余万元购置机器设备全部安装建成大组工网,接入密码机,接入政府网站,实现机密级别。在软件方面,按照严格遵守、及时更新、随时维护、平安保密的要求,建立管理制度4类27条,每天浏览中组部和上级网页,确保网络标准运行。二是发挥党建网的作用。依托县政府门户网站,建成三原党建在线党建网站,参加全国党建网联盟,实现省市县三级网站联网,设立干部、党建、人才、监督、远教、党史等12大版块、25个分栏版块,涉及35项主要内容,推进党务公开,紧扣时代脉搏,实现内容多元化,信息标准化。据不完全统计,各版块更新信息累计3500余篇,刊登转发各类消息、通讯、调研等1200余篇,充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有效强化了党建工作的系统性、指导性、针对性。三是畅通机关办公信息化途径。坚持高效实用、适度超前的原那么,适时推进信息化根底设施建设,建设内部局域网,提高了信息资源的共享水平和利用效率;开设组织工作qq群、微信群,XX县区党建微信公众平台,通过及时性的掌上阅读,到达培训的实效,做到干部教育无间隙、常态化。四是严格网库信息保密举措。健全管理制度,制定了干部信息数据库管理暂行规定、组织系统专网管理制度、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制度等系列规章制度,落实责任追究制度,严把操作环节,凡需进入系统的信息,均进行严格审查,保证信息来源的准确可靠。对涉密和存储设备,专人负责,专人管理,严禁接入互连网,切实做到严格遵守、及时更新、随时维护、平安保密,保证关键性数据和敏感性信息的平安。 (三)重特色、惠民生突出远程教育优势发挥。坚持把抓好远程教育工作作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根底性工作,投资46余万元,全面完成远程站点建设任务,紧扣建、管、学、用四个环节,拥有站点230个,建成覆盖全县的远程小编络体系。一是根底建设标准化。按照有场所、有设备、有制度、有人员、有标志的五有标准,制定终端接收站点使用等7项管理制度,组建骨干管理员245名,开展技术比武,提升了标准化程度。二是推进学用转化。深化双争双创活动,开展远程教育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基地、进市场的六进活动,探索实行支部+基地+远教、支部+合作社+远教、支部+企业+远教等模式,构建起根底设施配套、管理工作标准、技术保障有力、运行机制良好、使用效果明显的远程教育标准化建设模式。三是深化效劳效果。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深入开展农村党员小额贷款工程,推动全县30多个产业工程开展壮大,在加强农村党员教育、促进农民致富增收、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推动农村和谐开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着力把各终端站点建设成为组织党员教育培训、促进群众增收致富的综合效劳平台,把远教教育建成创业信息之源、排忧解难之家,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四)重管理、强引领推动信息平安畅通。信息平安是组织部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局部。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保密要求、平安规定和工程实施标准,强化管理,不断标准和完善维护手段,确保信息系统的平安畅通。一是保障信息平安。严格执行有关网络信息平安保密方面的各项规定,建立健全了网络信息平安组织机构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限定上网信息的内容和范围,严禁处理干部业务的计算机与网络连接,确保信息平安。同时,切实抓好网络信息平安保密教育,增强组工干部网络信息平安防护意识,提高平安防护的技术水平,防止丧失泄密现象的发生。二是积极融入新媒体。依托1237127、微信群、qq群等 短信平台,定期向全县领导干部发送宣传信息,通过发挥 短信效劳平台作用,第一时间发布重大事项或事件信息通报,正确引导社会舆情,及时纠正和制止错误信息传播,让 短信平台真正成为联系党群干群的直通车。三是实时监测网络舆情。坚持全天候和零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和应对网络舆情;组建评论员队伍,把大学生村官、选调生、三支一扶基层人员纳入队伍管理,通过这支队伍引导网络舆情,畅通官方网络渠道,建立网络舆情引导阵地;利用互联网平台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力度,逐步形成网络社会里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气氛,标准公众依法表达诉求。 二、存在问题和原因 组织系统信息化建设是组织工作改革创新的重要切入点和有效载体,是推动组织工作改革创新的不竭动力,对于推动组织工作追赶超越起到积极作用,在实践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一是资金投入量不大。组织工作信息化涉及数字化管理和网络化应用两大块,既包括组织系统内部信息化,也包括效劳基层信息化,量大面广,内容广泛,从办公硬件到软件配置,从数据管理到效劳基层,都需要资金和技术支撑。当前,一些设备硬件建设滞后,一些前沿性信息化设施尚未起步,组织工作信息化根底还比较薄弱。比方,有些村级远程教育室内硬件设备老化,干部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还不完善,党员信息管理系统功能尚未完全开发等等,这些资源的相对缺乏不利于组织工作信息化建设的正常开展。二是数据拓展性不强。当前,各县市区所使用的数字化管理系统方面,所使用开发的软件种类较多,比方与党员干部工作相关的软件就有党员信息管理系统、干部信息管理系统、公务员信息管理系统、干部培训信息管理系统等,信息系统之间开发软件不同,指标体系和标准体系不同,数据集成度较低,资源共享与整合不够;有的信息系统运行效率低,没有发挥统计分析与决策支持的辅助作用。三是智慧党建应用不广。在信息化普及的今天,传统党建与新媒体的对接还很有限,目前还大量应用于党建网站、qq群、微信群、公众微信(订阅号或效劳号)等平台阶段,仍然以各级党组织为主的授众操作为主;以党员干部群众为主的受众自助性参与的智慧党建平台建设和应用还不广泛,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组织工作信息化建设步伐。四是人员专业性不强。网络本身具有开放程度高,随意性大的特点,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组织工作,不能只局限于会用上网。在组织系统从事信息化工作的专业技术干部为数不多,在镇、村(居)中普遍存在兼职较多、年龄偏大、技术缺乏等现象,许多党员干部的知识也是停留在使用办公软件的层面,缺少既知晓网络信息技术,又熟悉组织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三、对策建议和打算 时代的开展迫切需要把组织工作放在信息化的社会新格局中,积极对接信息化潮流和社会关注,研究部署工作,加大宣传推介,开展协同办公。从某种程度上说,开展信息化建设,是组织部门是否具有现代管理意识和现代管理能力的重要表达。针对以上工作现状和存在问题,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改进和加强组织工作信息化工作: 建议一。客观看待信息化在组织工作中的根底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信息化可以如虎添翼。顺应时代信息化开展趋势,抢占网络信息先机,把信息化作为组织工作的前沿阵地,发挥信息化在党员干部教育、监管和效劳的综合功能。通过信息化技术改进组织工作方式方法,由依靠纸和笔转为借助鼠标和键盘,切实增强工作紧迫感和责任感,夺得工作信息化新高地。建立干部数字档案管理系统,坚持平安、准确、快捷、高效的原那么,实施干部档案数字化档案制作,拓展收录多媒体信息档案,实现一人两档;深入开发党员信息管理系统综合功能,在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党费收缴管理、党员日常教育等方面提升应用。开发各类拓展应用数据管理平台,如科级干部数据库、干部监督数据库、干部培训教育数据库、公务员数据库、后备干部数据库、人才数据库、党员数据库、选调生数据库等,突出信息查询、统计分析、决策辅助功能,设计各类表格自动生成工具,通过发挥组织系统各类信息库、系统专网、内部局域网、党建外网、互联网和远程小编等库网优势,把党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党员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干部监督、干部培训等各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创新组织工作方式方法,不断提高组织工作的科学化、信息化水平,构建组织工作信息化良好格局。 建议二。切实发挥信息化推动组织工作的综合效应。组织工作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投入周期性长的工作,具有前瞻性、综合性和技术性等特点。要坚持整合资源、齐抓共管,形成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与方法。按照统一标准,适度超前、整合资源、保证平安的原那么,加大经费投入,加大对网站、软件的维护,扩充网站内容,扩大内容覆盖面,加强对信息化工作的整体规划,科学务实地推进组织工作信息化建设,建立起高起点、宽领域、深程度的信息化工作布局。健全考核奖惩机制,把组织工作信息化作为基层党组织年度考评的一项重要内容。联合相关技术部门单位,对网站、硬件设备等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构筑相对信息化资源共享平台。同时,希望上级部门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确保在推进整个组织系统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有创新、出亮点、见精品。 建议三。全方位搭建组织工作信息化的高效效劳平台。着力加强各类信息库建设,重点建好领导干部信息库、后备干部信息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