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县发改委关于202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安排的报告.doc
下载文档

ID:739098

大小:19.33KB

页数:11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1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县发改委 关于 2021 上半年 工作总结 下半年 工作 安排 报告
县发改委关于202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安排的报告 根据文件要求,现将我委今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安排报告如下: 一、202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年初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据预计,上半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预计同比增长25%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完成55亿元,增长15%。一季度,我县能源消费总量同比增长14.6%;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4.5%。 1、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是抢抓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创建机遇,谋划建设X县—淳安毗邻区块生态旅游合作先行区,争创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赴淳安县对“两山”银行展示厅和梓桐镇、威坪镇文旅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并就X县—淳安毗邻区块生态旅游合作先行区、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建设等工作与杭州市及淳安县进行了交流磋商,着力推动X县—淳安毗邻区块生态旅游合作先行区的建设;二是制定并印发《X县2021年全面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进“融杭接沪”工作要点》;三是积极参与《杭黄世界级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建设方案》修改工作。根据市长三角办工作要求,针对皖浙两省有关部门共同起草的《杭黄世界级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建设方案(征求意见稿)》,我委3次发函征求县直有关单位及乡镇的意见建议,并召开座谈会,集中梳理并向市长三角办报送90余条修改意见及生态、文化旅游等领域共23个重点项目,努力争取项目建设资金支持。四是积极发布《融杭接沪动态》信息。今年以来编印《融杭接沪动态》4期。 2.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1)省市县重点项目完成情况:坚持重点项目“四督四保”“五项工作机制”和县领导联系包保制度。1-5月,全县198个重点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5.69亿元,同比增长11.53%。1-6月预计完成投资46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55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0.09亿元,同比增长17.3%。1-6月预计完成投资25.88亿元,同比增长15%;39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6.7亿元,同比增长42%。1-6月预计完成投资20.2亿元,同比增长27.77%。1-5月,县级重点项目中,73个续建项目复工率100%,2021年计划新开工107个项目截止5月底已开工53个,开工率49.5%,环比增加5个。1-6月预计实现新建项目开工率55%。其中,25个市级计划新开工项目已开工18个,开工率72%,环比增加2个;省级8个计划新开工项目已开工6个,开工率75%,环比增加1个;5个储备项目已开工3个,转化率60%。(2)“重点项目建设服务月”开展情况:截止目前,84个项目中19个项目完成服务事项23件,其中9个项目11件服务事项超前完成。(3)亚行贷款项目情况:上半年已完成亚行项目5个合同包的招标采购,基本完成建设目标。累计合同签约额约为6915万元。 3、“十四五”规划编制取得阶段性成效:完成“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编制,2021年1月28日通过县第十七届人大六次会议审议,并进行修改完善,6月份正式发布。29项专项规划基本上形成初稿,目前正在抓紧修改完善。 4、加快产业创新推进实体经济发展。完成《县域特色产业规划》编制工作,牵头负责编制《X县“产业转型升级突破年”活动实施方案》《X县重点产业链链长工作机制》。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2021年我县共有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51户,1-4月累计产值达21.74亿元,累计增速41.59%,排名全市第3位。预计上半年增长25%以上。 5、推进国家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县工作。加快推进国家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工作,建立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有序推进“黄山贡菊”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认证,扎实做好“田园徽州”绿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推广使用。进一步健全新安江流域纵向生态补偿机制,加快开展上下游资金、产业、人才等多种补偿。加快打造新安江百里画廊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先行区,努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健全县、乡、村三级监管机制,确保重点水域禁捕退捕质量持续提升。 6、加快信用X县建设。依法依规全量归集公开信用数据,截至5月31日,全县累计依托“信用黄山”平台归集数据108.45万条。开展信用查询39批次,涉及企业63家,自然人167人。至5月底,推送信用承诺书940份,评定并公开不同诚信等级企业12874户。完成对68家一般失信企业的信用修复工作。积极引导县域内813家企业和所有金融机构入驻市“信易贷”平台,为企纾困和发展提供更强动力。扎实开展诚信文化建设,于6月9日至10日开展“6.14信用记录关爱日”主题宣传暨“诚信宣传进商圈、进乡村、进企业”活动,广泛开展诚信系列宣传,取得了良好效果。今年以来,已在中央、省、市级主流媒体平台发表信用建设成果信息57篇。 7、持续提升现代服务业;一是服务业经济运行平稳。预计: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完成55亿元,增长15%。二是服务业后“三未”土地处置工作进展明显。调整黄山佩安机动车检测线项目剩余17亩土地用地性质,用于房地产开发,目前已开工建设。三是两业融合获得新突破。X县经济开发区加快推进建设智能工厂和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被认定为安徽省“十四五”首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单位。四是强化资金保障。牵头修订《X县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正在网站进行公示。五是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持续推进。徽州古城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和新安江山水画廊康养现代服务业集聚区1-6月预计累计完成投资额4亿元,实现营业收入30亿元,实现税收1.24亿元。 8、持续推进特色小镇工作。高质量推进深渡省级特色小镇建设,已完成投资2000万元,开山坞旅游综合服务中心、枇杷膏标准化加工厂房及周边道路黑化完成建设,二期雨水主管网铺设已完成,停车场建设,绿化亮化等配套基础设施稳步推进中。特色小镇培训中心完成内部设备安装工作。小吃一条街二期、千百渡枇杷博物馆主体工程完工。完成黄千高速2标临时用地报批及深渡玲珑湾安置点项目选址报批工作。推荐三阳清凉小镇申报省级特色小镇。 9、稳步推进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工作:不断完善监管制度,加大监管力度。2021年以来,共受理公共资源交易项目119个,政府采购(含网上商城)合同备案422个。共办理工程招投标投诉3起,办理政府采购投诉2起,办理举报件1起,开展政府采购监督检查1次,开展标后履约约谈2次,对2家存在履约不力情形的企业进行约谈并通报。强化项目联审变更,今年以来县联审办共受理变更事项24件,已办结16件,经联合审查后共核减金额77.3843万元。 10、加强价格管理和成本认证工作。一是做好价格管理工作:加强保供稳价工作,开展价格巡查,元旦、春节期间投放35吨储备冻肉平抑猪肉市场。进一步规范行业协会商会收费,及时降低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收费标准。开展2020年度用水、用气价格表调查,做好营商环境监测评价工作。规范教育收费。做好商品房价格备案工作。二是完成成本认证工作。完成2020年度中籼稻、油菜籽、蚕茧、中小规模生猪常规调查任务。完成2021年度农户存粮和农资购买专项调查。完成涉农价格监测5起、X县部分主要农副产品价格监测6起。完成X县污水厂污水处理成本和X县管道燃气配气成本监审工作。完成各类价格认定33件,标的24.4万元。完成刑事案件的综合业务平台数据录入工作。 11、做好粮食工作:一是加强粮食储备管理,完成省储备粮和县储备粮轮入任务,以及完成县储粮轮换竞拍。二是加强疫情、春节期间粮油市场保供稳市工作,制定《2021年春节期间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方案》。三是开展2021年春季粮油安全大检查和库存粮油大清查,加强粮食市场价格预警预测,组织开展粮食科技周和防灾减灾日宣传。 12、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审计整改工作:2021年1月6日至4月8日,安徽省审计厅派出审计组,对我县乡村振兴政策落实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全力配合审计组开展对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审计。目前,已全部完成审计组反馈4个类型13个问题的整改工作。 13、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在全体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持续跟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扎实开展新一轮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和中央巡视反馈问题整改落实,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进一步加强机关党建工作,加强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强化责任担当和纪律规矩意识。 二、2021年下半年工作安排 1、全面推进三角一体化发展:一是积极争取省、市层面的支持,共同推进杭黄毗邻区块(淳安、X县)生态文化旅游合作先行区,努力争创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二是扎实推进《X县2021年全面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进“融杭接沪”工作要点》的落地见效;三是积极与有关部门对接,推进皖浙1号(生态旅游路)旅游风景道、徽州天路等交旅项目建设,持续做好黄千高速地方保障工作。四是常态化开展“非遗夜市”活动,继续举办“品味X县·自在乡村”系列活动。五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与无锡物联网等项目的对接,加大城区结对共建的工作力度,争取达成更多有实质性的合作项目。 2、加快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结合5G、区块链、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积极打造新的商业模式、产业业态、消费形态,重塑制造业生态,培育创新型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强产业带动,为经济社会赶超跨越发展提供新的路径。 3、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一是盯紧目标任务。要求各责任单位将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增速10%目标贯穿项目建设始终,铆足干劲、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二是抓好重大项目建设。要重点抓好69个年度投资计划5000万元以上的重大项目,紧盯重点项目建设关键环节,落实项目主体责任,定期调度,确保重点项目投资额稳定增长。三是加强部门联动。结合省“四送一服”、市“四千工程”等活动,做好项目协调服务工作,推深做实承诺容缺办理机制,完善项目绿色审批通道,集中各类政府资源向重点项目倾斜,力促项目早开工,早见效。四是强化监督调度。落实分级调度机制,加强协调调度,定期开展督查和专项抽查,促进新开工项目尽快开工,在建项目加快建设进度。 4、加快国家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工作。加强制度设计,强化统筹协调,完善优化补偿制度体系,把试点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积极引导企业、公众、社会组织参与试点工作,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形成全社会协调推进生态保护的良好氛围。 5、进一步做好产业创新驱动发展。传统行业受冲击较大,而智能制造、无人配送、在线消费、医疗健康等新兴产业展现出强大成长潜力,要以此为契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6、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一是强化规划引领。编制X县“十四五”服务业发展规划,建立“十四五”服务业谋划项目库,谋划一批重大服务业项目。二是紧盯目标任务,加强数字监测。根据服务业增加值支撑指标,做好有关指标责任分解,开展重点监测。建立重点企业培育清单,摸排一批成长性好的企业纳入平台统计。三是常态化推进服务业重点项目。完善服务业重大项目库,在文化旅游、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领域,谋划推出一批重点项目。加大专项债券等对上争取力度,积极破解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资金不足、项目融资难等问题。 7、加快信用体系建设。一是制定2021年县乡两级公共信用信息目录和双公示目录。二是加强信用信息归集共享,筑牢信用基础。做好迎接2021年国家和省“双公示”第三方评估各项工作。三是持续推进企业信用修复和信易贷工作,加强信用优化营商环境作用。四是广泛开展诚信宣传和联合奖惩工作,树立各类诚信典型,使全社会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8、加强公共资源交易监管。一是强化项目建设各方主体责任。督促项目单位依法依规按程序开展项目招标,加强项目管理,落实项目建设主体责任;加强对招标代理考评,严格规范招标代理行为,加大对投标人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二是进一步加强项目造价变更管理。提高造价变更联审工作效率。加大对变更责任主体处罚力度。进一步落实建设单位主体责任。规范项目建设管理程序,依法依规办理变更手续。 9、持续推进深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