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7页水务系统农田水利建设调研报告一、根本现状我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大兴水利建设,各级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全党全民总发动,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根本形成了以库、塘、坝、管网、排灌站相配套的灌溉网络。截止202223年底,全县共投资4亿多元,建成各类水利工程43967件,其中中型水库2座,小型水库52座,小塘坝12023座,引水工程535件,提水工程135件,小水窖40063口,堤防长度56.5km。全县年供水能力达12423万m3,有效灌溉面积26.38万亩,供水受益人口20.69万人。有力地推进了全县水利事业的开展进程,为促进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开展打下了良好根底。特别是近年来,全县抢抓国家扩大内需机遇,扎实开展病险水库治理、渠道改造、河道整治、坝塘挖深加固工程建设,重点解决了农田水利建设中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确保了农村经济建设稳步持续开展。一是创新形式,“一事一议〞兴修水利。针对农村税费改革后出现的新情况,各乡镇发动群众筹资投劳,很多村通过“一事一议〞,调动了群众兴修水利的积极性。二是广辟渠道,社会筹资兴修水利。通过拍卖、租赁、承包、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参与水利工程建设。从1999年试点至今,全县共完成各种民办水利工程20余件,投入166.6万元。雄壁大堵杂、小天生桥村人饮工程,葵山镇黎家坝村联户建设的8件人饮工程,续修配套修复使用的有阿令水库、酸花箐抽水站等,集体投资建设的有大紫微、中法雨等蔬菜基地工程。通过小型水利产权制度改革,明确了所有权,搞活了经营权,强化了管理权,放开了建设权。工程还是原来的工程,水还是原来的水,改革盘活了国有资产,减少了国家集体的包袱,减轻了群众的负担,调动了经营者兴修水利、管好水利工程的积极性;促进了水利建设与管理的健康开展,做到一座水库就是一个“聚宝盆〞,一件工程是一个“综合效益点〞。使水资源成为“生财水〞、第2页共7页“致富水〞。三是突出重点,整合工程兴修水利。近年来,县水务部门加大了工程前期工作和申报力度,全力争取国家水利工程的投入,以骨干工程和主体工程的实施推动面上的水利工程建设,开展了东风、大冲、羊洞等中小型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治理。同时,由政府牵头整合国土、财政、扶贫开发、农业、水利等部门的工程资金5000万元,统筹规划,注重解决彩云镇片区中低产田改造的水利问题。通过综合利用改造中低产田改造、农业综合开发和土地平整工程建设,改善灌溉面积5万亩,新增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