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分析心脑关系从医学角度分析脑心关系医学关于脑心的论述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继黄帝内经之后,历代中医名家又有不少论述和发挥,特别是明代李时珍和近代张锡纯的论述,尤称卓拔。从黄帝内经到后世各名家的发挥和创新,逐步开展并形成了独著特色的脑心理论。兹就医学对脑心的论述略述于后,就正于同行。一、脑的概念脑〔英:brain,拉:encephalon〕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局部,位于颅腔内。人和哺乳动物的脑特别兴旺。脑包括端脑〔大脑〕、间脑、小脑、脑干〔脑干包括:中脑、脑桥和延髓〕,其中分布着很多由神经细胞集中而成的神经核或神经中枢,并有大量上、下行的神经纤维束通过,连接大脑、小脑和脊髓,在形态上和机能上把中枢神经各局部联系为一个整体。脑各部内的腔隙称脑室,充满脑脊液。脑的根本构成单位是神经细胞(神经元)和胶质细胞。人脑的神经元数约达10〔正负10倍〕。大脑皮质〔亦称皮层〕的神经元约为140亿,一般是6层的结构模式。其中,感知从外周传来刺激的细胞主要位于第4层;实现加工和将兴奋由一个皮质区传递给另一皮质区的细胞,多半在第2层和第3层;把传出冲动引向外周的细胞主要在第5层。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以电的和化学的方式相互传递信息。每一个神经元通常拥有几百个以至几千个突触联结,人脑的全部突触数约达10¤之多。突触的联结型式是复杂多样的,整个脑是通过这种联结而组成的一个巨大的自调控、自组织、自学习的神经网络系统。脑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宰生命活动、精神活动和感觉运动等。它是思维的器官,是结构最复杂、功能极其完善的物质,是生命机能的主要调节器。其中中医学术语,脑为奇恒之腑之一。脑,又名髓海,深藏于头部,居颅腔之中,其外为头面,内为脑髓,是精髓和神明聚集创造之处,又称为元神之府。素问·五藏生成篇:“诸髓者皆属于脑。〞灵枢·海论:“脑为髓之海。〞二、心的概念心,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心〞古字形像人或鸟兽的心脏,本意即心脏。古人认为心是思维的器官,因此把思想、感情都说做“心〞。又由思维器官引申为心思、思想、意念、感情、性情等,又引申为思虑、谋划。心脏在人体的中央位置,故“心〞又有中央、中心、中间部位等义。心脏是脊椎动物器官之一,是较高等动物循环系统中一个主要器官,是循环系统中的动力。人的心脏根本上和本人的拳头大小一样,外形像桃子,心尖偏向左。位于横膈之上,纵膈之间,胸腔中部偏左下方,两肺间而偏左。主要由心肌构成,有左心房、左心室、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