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我们衣食之源第一课时部编版人教统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7、我们的衣食之源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我们吃的大米的种植过程,知道小小的一粒米要经过育秧、插秧、管理、收割、碾米等一系列的过程。2、引导学生懂得每粒米都是来之不易的,我们既要感谢大地对庄稼的养育,也要感谢种田人付出的辛勤劳动。3、通过了解稻子的种植过程,体会种田人劳动的辛苦,懂得我们要尊重和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不要浪费粮食。4、知道不仅是大米,其他的农作物和蔬菜的种植都是农民辛辛苦苦种植出来的,我们同样要珍惜。5、知道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种类多样,有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等等,农业生产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密切。6、知道我国种植业遍布全国各地,生活中的大米、食用油、水果、蔬菜等等,都是来自于种植业。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稻子的生长种植过程,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树立他们尊重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了解稻子的生长种植过程,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本插图等等。预习要求通过查阅资料、与父母交流等方式,了解稻子的生长种植过程。教学过程旁注一、导入新课1、教师相机出示稻子、麦子、油菜、大豆、高粱等等一些农作物的图片,问: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些东西吗?它们分别是什么?2、学生观察图片,分别说一说这些农作物的名称。3、教师引导:同学们,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分布非常广泛。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探究我国的农业生产。4、板书课题:7、我们的衣食之源二、白白的大米哪里来1、上一课,我们了解到,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同学存在着浪费粮食的现象。大家知道我们餐桌上吃的食物是从哪里来的吗?下面,我们就以稻子为例,来了解他的种植过程。2、出示稻子种子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稻子种子的样子。这一粒粒小小的种子要经过怎样的过程,才能结出果实,最终变成我们餐桌上白白的大米呢。3、出示课本52页的两幅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稻子的育秧和插秧过程。图片1——育秧。农民利用塑料地膜保湿保温,精心培育和护理秧苗。图片2——插秧。秧田里长出了绿绿的秧苗,农民们忙着把秧苗移栽到宽广的水田里。教师继续引导:同学们,是不是秧苗移栽到水田里就完事了呢?不,秧苗移栽后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出示课本53页的三幅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继续了解稻子的种植过程。图片3——田间管理。为了让水稻能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