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6页某市解决就业难问题调研报告近年来,××市坚持“以人为本〞、“就业是民生之本〞的理念,立足本地实际,确立了“产业开展为根底,搭建平台为载体,完善机制为关键,促进就业为目标,致富群众为根本〞的就业工作思路,提出了三年建成“充分就业市〞的奋斗目标,出台了关于促进城乡充分就业的实施意见和工作方案,城乡充分就业工作正扎实开展。今年1—2023月,全市规模转移农村充裕劳动力65186人,完成年度目标的118.5%;全市农村从事二、三产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法定劳动力达15万人,占全市农村标准劳动力的55.6%;失地农民实现就业13704人,就业率达84.4%;今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22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6%,比上年同期降低0.7个百分点,城乡就业呈良好态势。一、构建两大网络,完善就业市场体系一是建立起四级劳动保障和就业组织网络。在全市19个乡镇建立了劳动保障所(站),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在全市212个村(社区)设立了劳动保障工作协办员297人(村会计兼任),在农村设立了信息员2138人(组长兼任),对134名劳动保障专(兼)职人员进行了屡次业务知识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形成了标准的市、镇、村(社区)、组四级劳动保障组织网络和专业队伍,保证了劳动力就业工作有序、深入开展。如蒲阳、向峨等乡镇和城郊村(社区)16名专职劳动保障协办员对农民集中居住XX县区住户统一进行失业登记,集中办理失业证和再就业优惠证,定期开展“送岗位、送培训、送政策〞的三送活动,鼓励和扶持了自主创业、再就业、再创业人员200多人。二是建立了城乡统筹就业信息网络。××市把搭建公平、公正、公开竞争,城乡就业同工同酬的就业市场作为城乡就业信息网络建设的核心内容。在XX县区,依托人事、劳动部门设立了人力资源市场;在农村,依据劳动力区域分布特点,分别设立了蒲阳、青城山人力资源分场,及时发布用工求职信息,实现供需双方零距离接触。今年,我市把人力资源的现场招聘会第2页共6页开到了村组,在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的蒲阳镇、聚源镇、青城山镇召开了三次劳动力招聘会,60多个用人单位和5000余名求职者面对面交流,当场达成用工协议1250个,做到了用人单位放心、求职农民满意。二、创新三项举措,完善就业制度体系一是在农民集中居住区建立促进就业配套规划制度。农民集中居住区选点规划建设时,把是否有利于开展第三产业、有利于社区公共效劳、有利于劳动就业时机的增加作为规划选址的前提条件。奎光小区、江安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