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酬勤工程合同履约阶段的法律风险防范对策分析辛庆波摘要:伴随社会经济的迅速开展,工程建设行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合同是当事人或当事双方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具有法律效益,受法律保护。工程合同与一般合同不同,其涉及金额更大、履行时间更长、合同内容专业性更强、订立程序更为复杂,在整个合同履约阶段往往会涌现出了大量法律风险问题,如何躲避、防范此类法律风险,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法律专业知识,更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本文针对工程合同履约阶段程转包、工期延误、工程审计等风险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此根底上,提出了合同履约阶段防范法律风险的对策,以期更好地保障合同双方的合法权益。关键词:工程合同;法律风险;防范对策1合同履约阶段法律风险识别1.1工程转包的法律风险目前,建筑施工上工程转包现象较为常见,转包是指通过招投标的方法,承包人签订了工程建设承包合同,但未按照合同的权利义务进行施工,而是全部或分标段的形式将合同项下的工程转给他人。一般来讲,转包界定主要看2点,第一,是否具备隶属关系;第二,是否包含全部合同内容。例如A公司将承包的工程工程转给了自己的下属公司〔分公司〕,该行为属于一种施工组织形式。假设将建设工程转给不是自己所属子公司或没有隶属关系的公司,那么可看做是转包。此外,假设仅将合同中工程的一局部转让给他人,那么被称为分包。按照相关法律规定,上述行为均属于合法。但假设承包人非法转包、违法分包,或借用有资质公司进行建设工程合同的签订,那么以上行为所签订的合同被视为无效,且属于一种法律后果。假设出现工程转包行为,那么企业所面临的法律风险包括3条,1〕合同归于自始无效;2〕将全部没收非法所得;3〕工程价款权利受到限制。1.2工期延误的法律风险相比其他工程,建设工程的特点为周期长、施工复杂、技术要求高、不确定因素多等,这些特点均会增加合同履约阶段的法律风险,尤其是因工期延误等产生的纠纷极为常见。工期争议问题也是现阶段工程合同纠纷最多的问题。由于工期延误,可能带来的主要法律风险如下:1〕承包人的履约保证金被没收。设立履约保证金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履行债务做的一个担保,假设合同一方违约,履约保证金将成为另一方损失的一种补偿方式。在建设施工中,多以保函违约金作为履约保证金。目前,关于履约保证金法律并未给出明确规定,按照民事领域约定优先的原那么,“有约定从约定,无约定从法定〞,应根据双方合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