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国家文化公园/Special:NationalCulturalPark57国家文化公园综述——内涵特征、实践进展与理论探索毛华松吴映华夏王雪纯谢守红摘要:【目的】国家文化公园作为中国首创的概念,是以打造中华文化重要标志与标识为目标的重大文化工程。开展系统性的综述研究,对国家文化公园的理论体系构建和建设保护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国家文化公园政策文件、建设方案与建设保护规划的资料梳理和学术研究的文献追踪,对其内涵特征、实践进展与理论探索做出总结。【结果】归纳当前国家文化公园的理论与实践主要表现为:1)国家文化公园具有从地方性离散到区域性整合的文化资源集群保护的内涵本质,表现出国家性、地方化、公园型的概念特征;2)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逻辑为从宏观到微观、从中央到地方,分载体、分省域、分区段开展,形成了基于国家性与地方化的综合性资源识别方法、基于资源属性与保护发展的总体空间布局与主体功能区设置、基于落地建设与管理运营的关键领域基础工程与体制机制保障;3)国家文化公园理论探索主要围绕多元载体拓展、特色资源补充以及均衡发展、边界划定、跨域协同、法规保障等方面展开。【结论】在国家文化公园内涵特征、实践进展、理论探索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从规范建设、边界整合、创新传承3个方面提出理论研究与建设实践的展望。关键词:国家文化公园;线性文化遗产;内涵本质;概念特征;空间规划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宋代城市风景的营建机制及空间模式研究”(编号51878087)©BeijingLandscapeArchitectureJournalPeriodicalOfficeCo.,Ltd.PublishedbyLandscapeArchitectureJournal.ThisisanopenaccessarticleundertheCCBY-NC-NDlicense.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530(2023)02-0057-08DOI:10.12409/j.fjyl.202207260439收稿日期:2022-07-26修回日期:2022-12-13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毛华松,吴映华夏,王雪纯,谢守红.国家文化公园综述:内涵特征、实践进展与理论探索[J].风景园林,2023,30(2):57-64.国家文化公园属于中国首创、侧重文物与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旨在中华文化重要标志与标识打造的新型公园类型,对于中国遗产话语的“范式性”国际化交往和本土化实践具有重要意义[1]。国家文化公园的相关政策经历了概念思考、建设规划和建设提质3个阶段。1)概念思考阶段。2016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在“提高文化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