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扶贫度工作个人总结范文.docx
下载文档

ID:398503

大小:13.22KB

页数:6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3-2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扶贫 工作 个人 总结 范文
2023年扶贫年度工作个人总结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实现扶贫工作创新具有迫切性,同时又面临着许多大好机遇。将扶贫工作做一个总结,本文是办公室小编整理的2023年扶贫年度工作个人总结,仅供参考。 2023年扶贫年度工作个人总结篇一:  今年是我市实施扶贫开发构建和谐社会示范点建设的第一年,半年来,我办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中、省扶贫办的具体指导下,坚持科学开展观,努力建设和谐文明新村,以扶贫开发构建和谐社会示范点建设为契机,突出抓好整村推进、产业扶贫和劳务扶贫〞一体两翼〞战略,使我市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积极争取到扶贫开发构建和谐社会示范点落户南充   从去年11月中旬开始积极争取国务院扶贫办在南充建立扶贫开发示范点工程,历时半年多时间,通过大量的前期准备和根底性工作,国务院扶贫办于今年6月10日以国开办发〔2023〕XX号文件正式批准同意在我市开展搞好扶贫开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试点工作。我们主要做好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1、积极汇报南充扶贫工作情况。   为认真贯彻落实xx〞把朱德故里建设好〞的重要指示,尽快改变老区落后面貌,创造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典型经验,国务院扶贫办决定把南充作为扶贫开发构建和谐社会示范点。我们了解到这一信息后,迅速向市委、市政府领导汇报,并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带队屡次前往北京和成都向中、省扶贫办的领导汇报了南充这些年来的扶贫工作情况和自然、经济、社会开展情况,既使上级领导了解到南充搞示范点建设的有利条件,同时也说明了南充为搞好扶贫开发构建和谐社会示范点建设的信心和决心。   2、屡次邀请中央国家机关相关部委领导来南充调研考察。   为了使上级领导进一步了解南充,我们屡次邀请上级领导来南充考察调研。今年仅半年时间,国务院扶贫办及中央国家机关相关部委的领导就4次共70多人前来南充深入农村、农户和企业调研考察,具体研究落实扶贫示范点建设工作。特别是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王国良4月、5月和6月三次来南充对示范点建设进行具体指导和落实。5月22日至24日国务院扶贫办召集中央国家机关相关部委、总政治部、清华大学、浙江省帮扶办等14个部门的领导共30多人来南充召开座谈会,共商帮扶大计,他们都表示要积极支持南充扶贫开发构建和谐社会示范点建设。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率全国工商联和国务院扶贫办的有关领导,以及人民电器集团、广西泰富黄金矿业开发、金鹰国际集团股份等18家全国知名企业的民营企业家,到XX考察扶贫工作。相关企业家向XX县捐赠人民币600万元、100万码洋的图书。黄孟复主席和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王国良还亲自到南充市财贸校为国务院扶贫办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挂牌。6月28日,国务院扶贫办帮我们请来了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开展学院院长、教授温铁军为南充和XX的干部作了题为〞乡村开展与和谐社会〞的专题报告,帮助我们理清开展的思路。   3、认真编制扶贫开发构建和谐社会示范点建设实施方案。   为了使示范点建设工程尽快得到上级批准并迅速启动实施,我们组织力量认真编制了扶贫开发构建和谐社会示范点总体方案及XX县2023年扶贫开发构建和谐社会示范点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示范点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范围对象、根本原那么、实施步骤、工作重点、配套政策和组织领导等。经数易其稿报省办和国务院扶贫办审批。为了提高扶贫开发的可持续性,使扶贫开发的目标瞄向更为准确,贫困群众参与扶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高,扶贫资金的中间渗漏更少,使有限的扶贫资源更好地瞄准真正的穷人,有效地解决贫困村的脱贫和开展问题,6月下旬,在省扶贫办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在xx组织全市9县(市)区的扶贫办主任和业务骨干,以及XX的驻村指导员共170多人,进行了村级扶贫规划培训。在坚持贫困人口优先受益、村民广泛参与、综合设计和全面治理、资金捆绑使用和发挥整体效益、可持续开展、量力而行和实事求是原那么的前提下,全面掌握制定村级规划的要领,科学规划方法,重点学习制订村级规划的要求、重要工具、实施步骤、重点环节,要求对每一个实施扶贫工程的重点贫困村做到规划先行。我办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办公室除留值班人员外,全部到XX参加培训和现场搞点,在下村帮助规划的10多天时间里,向所有扶贫干部提出〞自带干粮不扰民,冒着酷暑搞扶贫〞,深受贫困村干部群众的赞扬和好评。   4、全面启动示范点工程建设。   为了使示范点建设早启动、早实施、早见效,我们一手抓前期准备,一手抓工程启动。办公室主要领导屡次带队前往今年启动的XX县指导示范点建设工作,帮助协调和落实具体工作,帮助制定方案和确立工作重点,由于各级扶贫部门指导协调到位,使XX县从4月开始就全面启动了56个重点贫困村的工程建设。在示范点建设中,XX确定了38名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定点联系贫困村,安排了59个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帮扶贫困村,并从县、乡(镇)机关及企事业单位选派了59名优秀中青年干部担任示范点重点贫困村建设指导员。市上也确定了56个市级部门和56名县级领导定点帮扶示范点启动的重点贫困村。同时制定了示范点建设工作职责,明确了工作目标,严格目标考核制度,对示范点建设情况10天一通报,及时总结先进典型,查找缺乏。扶贫部门还及时提出了示范村建设工程规划编制意见和工程建设技术标准及单位投资概算标准。6月1日,XX县召开了县、乡、村三级共300多人参加的发动大会,要求全县上下统一思想、立说立行,要用扶贫开发构建和谐社会示范点建设的成果和典型经验,向国务院扶贫办交一份满意的答卷,用xx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喜讯和实绩回报xx对XX人民的深切关心。   (二)争取到国务院扶贫办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落户南充,进一步加强了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组织体系建设   从去年9月以来,我们积极向国务院扶贫办争取全国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示范点工程落实后,国务院扶贫办一并批准我市为全国〞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并于5月23日在南充财贸校正式挂牌。为了加强对示范基地建设的组织领导,协调各方关系,解决具体问题,切实把基地建成我市培训农民、转移农民、致富农民和提高农民素质,输送乡土人才的摇篮,我办向市委、市政府请示并批准成立了南充市扶贫开发培训中心,同时又报请市委、市政府拟成立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加强对示范基地的领导和建设。在省扶贫办的大力关心支持下,我市9县(市)区全部纳入省级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并给予了540万元扶贫资金扶持。   (三)争取大量扶贫资金对南充的扶持。今年已到位各类扶贫资金方案11033.5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4183.5万元,以工代赈资金3850万元,信贷扶贫资金指导性方案3000万元。财政扶贫资金比去年增加762万元。科技扶贫、产业化扶贫、移民扶贫等项资金方案也将陆续下达。   (四)开展了对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的中期评估和纲要的修订及对〞xx〞规划的建议工作6月上旬,按照省扶贫办的要求,我们组织全市9县(市)区扶贫办对新世纪以来实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的情况进行了中期评估。按照求真务实、突出重点、方法科学的原那么,采取专题调研、抽样调查、案例调查、参与式补充调查等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完成了对纲要的中期评估报告、修订方案和专题调研工作。对〞xx〞规划的制定就扶贫工作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五)组织力量对2023年度的117个扶贫新村进行了检查验收,并顺利通过省上验收     2023年扶贫年度工作个人总结篇二:  今年3月初,根据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对2023年〞五项扶贫工程〞进行抽查验收的通知要求,我们立即对2023年启动实施的三项工程进行了复查验收。在9县(市、区)及乡、村组织自查的根底上,市扶贫领导小组组织扶贫办、财政局、以工代赈办、农行的有关人员,采取看、查、问、访、计的方法,分组对2023年度实施的新村、移民、卫生扶贫工程进行了到户调查和进村验收。通过验收,各县(市)区在实施三项工程中切实做到了领导责任、扶贫工程、扶贫资金三落实,取得了明显成效。2023年度安排实施的117个扶贫新村、623户移民扶贫和17所卫生扶贫工程己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并取得了三 个方面的成效:   1、根底设施得到改善。   广泛发动群众以兴水、修路、立产业为突破口,解决长期困扰贫困农户的路、水、电、通讯等瓶颈问题。2023年实施的117个扶贫新村共修建村道公路623.6公里,修建便民路119公里,打卫生井618口,修石河堰10处,整治山平塘100处,建蓄水池744口,建供水站124处,建提灌站10处,维修引水渠56.3公里,新增蓄水量42.9万方,解决饮水困难人数5.43万人,解决饮水困难牲畜7.75万头,改造中低产田土453公顷。通过新村扶贫的工程实施,极大地改善了这些村的根底条件。   2、产业建设得到加强。   2023年度扶贫新村栽植优质水果2.25万亩,稻果鱼430亩,开展生猪6.6万头,肉牛783头,山羊3.14万只,饲养小家禽39万只。工程村实现了村有1—2个有一定规模和特色、覆盖面广、农民稳定增收的骨干工程。到达〞五个一〞标准的农户达95。117个村共转移劳动力2.92万人,为每户培训有一个掌握1—2门实用技术的技术明白人4.15万人。2023年工程村年人均新增纯收入197.96元。人均占有粮食436.23公斤,解决637元以下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1.677万人,改善637元—1138元初步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4.12万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