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0(下)2023具身认知视角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张雅琪(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初级中学215021)摘要:作为一种新兴的认知形式,具身认知理论认为人的认知活动离不开身体,注重身心与环境的有机融合,强调让学生亲身参与活动和体验情感。初中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这和具身认知理论强调身体参与不谋而合。基于此,本文以具身认知理论为指导,深入分析具身认知理论的内涵及其与初中地理教学的关系,通过“具体课例从体验式理念指引,感悟具身反应;师生深度互动,促进学习生成;创设具身情境,加强身心体验;设置驱动型问题,激活潜在能力;设计等级量规,开展表现性评估”五方面探索初中地理教学策略。关键词:具身认知初中地理教学教学策略在传统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常常被忽略,这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教学中,教师应及时转变观念,以学生需求为基准开展教学,以学定教。基于此,本文尝试探讨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以具身认知理论为指导,深入分析初中地理教学与具身认知理论的关系,并以“‘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一课为例,探索具身认知理论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的策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升。一、具身认知理论的内涵具身认知理论是一种新兴的认知形式,主张在身体感知与心理体验间建立起密切关联。具身认知理论认为个体的主观认知与身体是融为一体的,认知活动不仅仅在大脑中发生,还受到个体肢体构造和活动经验的影响。因此,认知活动是具体化的,需要认知、身体、环境整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动态互动的系统。也就是说,知识的获取是认知主体与外部环境产生有机的、充满创造力的、互动后的结果。在认知过程中,个体身体、经验、活动、执行全程参与,在与情境互动基础上促进知识的生成。二、具身认知理论与初中地理教学的关系从最初的落实双基到强调三维目标的达成,从只关注终结性评价到注重多元评价的实施,地理教学越来越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引导学生全程参与活动过程,即便是没有明确提出“具身”一词,但是与具身认知理论的理念越来越接近。地理知识涉及的概念多、抽象性强,为了帮助学生内化知识,从深层次理解抽象的内容,学习活动应当具身化,增强体验感。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调动身体各部分机能,从多渠道促进其对知识的理解。具身认知理论注重身体参与、情境融合,与地理学科的实践性、动态性完美结合。以具身理论为指导的初中地理教学,创设熟悉的活动情境———理清活动脉络———亲身参与活动———促进知识内化,在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