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基础》习题答案由建勋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章与数字打交道的常识——统计概述一、填空题1.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是过程与成果的关系,统计工作与统计学是实践与理论的关系。2.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变异性3.大量观察法、综合指标法、统计模型法、归纳推断法4.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整体。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5.属性、特征。品质标志、数量标志。二、单项选择题1.C2.D3.A4.B5.D三、多项选择题1.ACD2.ABCD3.BCE4.ACD6.BCD四、判断题1.×2.×3.×4.×5.×五、思考题1.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以及通过这些数量方面反映出来的客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一是数量性。如研究国民生产总值,就要对其数量、构成及数量变化趋势等进行认识,这样才能正确地分析和研究国民生产总值的规律性。二是总体性。如研究居民生活状况,不能用某户居民的数字,而计算出的全市居民的平均月消费、工资总额等总体指标才是所称的统计数字。统计研究对象的总体性,是从个体的实际表现的研究过渡到对总体的数量表现的研究的。三是具体性,如某市上年的居民人均收入为20000元,该数代表该市的居民收入实际水平。四是变异性。如研究某市居民消费水平,不仅要看具体统计数字,还要注意研究不同类型居民消费差异,消费水平的前后升降差异等。2.总体全称称为统计总体,是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组成的整体。构成总体的每个个别事物称为总体单位或简称单位。两者关系:总体和总体单位是相对的,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一次特定范围、目的的统计研究中,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是确定的,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但是随着统计研究目的及范围的变化,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可以相互转化。同一事物在不同情况下,可以作为总体,也可以作为总体单位。如:要了解某一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研究目的),总体是该地区的规模以上全部工业企业,每一个规模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要了解某一企业职工工资情况(研究目的范围变小),总体是该企业所有职工,总体单位是每一位职工。3.统计标志简称标志,是指总体中各单位所共同具有的属性和特征。统计标志通常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种。品质标志表明总体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来表现,如经济类型是品质标志,标志表现则用文字具体表现为全民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