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卷第1期2024年3月信阳农林学院学报JournalofXinyangAgricultureandForestryUniversityVol.34No.1Mar.2024文化介入论视角下看张培基散文显性翻译唐萍(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国语学院,河南信阳464000)摘要:异化翻译策略可以通过文化介人论实现。以张培基英译散文为例可以归纳总结为逻辑显性翻译、情态显性、意境显性翻译、转换体现节奏美以及俚语重现幽默效果显性翻译五种具体方式来实现异化翻译策略,进而将散文中的形式美和蕴含的中国文化传达出来。关键词:张培基;显性翻译;文化介人论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8978(2024)01-0070-041异化翻译策略和文化介入论作为归化策略的翻译研究二元对立面的异化策略,从早期的施莱尔马赫到现代强调译者“显形”的韦努蒂,一路从被边缘化到当今文学翻译倍受追捧的热潮,因其追求在翻译过程中对源语文化特质的极致保留,所以在中国散文英译中越来越得到关注。然而单纯的异化往往会导致译文不流畅和目的语读者接受困难等结果。而且原文和译文的差异永远存在,与原文同质的翻译是理想化、不可及的,也不是翻译追求的根本目标。怎样在异化框架下找到一种“微调”的方法是翻译研究者面临的问题,基于此,“文化介入论”应运而生。将“文化介入论”引入中国现代散文英译研究不仅有助于从宏观到微观地指导翻译实践,也为中国历代散文英译的评价和批评提供标准参照,更为整个中国文学翻译和中华文化传播带来启示。香港岭南大学翻译学教授孙艺风在2007年的“中译外一一中国走向世界之路”高层论坛中发表了题为“移位与介人:跨文化翻译中文学语言及文本的再创造”的演讲。孙教授将文化视野中的翻译视为“移位”,演讲中他说,“所以我就把它翻译成‘移位’,因为它基本的意思是因为移位之后产生的各种问题。‘介入'也需要做一点小小的说明,这个介人是所谓的干预,当然我们知道英文在表达这个概念的时候,实际上有两个词interfere&intervene),我们基本上是赋予它积极的意思(intervene)"。孙教授在此主要讨论的是文学翻译的跨文化翻译,因此,他所说的“介人”从本质上讲就是“文化”的一种介入一一“文化介入”。而孙教授对“介入”定义进行的厘清,则说明“介人”的尺度必须从哲学上加以辨明:翻译意向和对文化系统的逻辑一致性衡量标准下的“柔性暴力”、清醒意识到客观距离,而不是“文化阉割”、大力操控人为距离"。2显性翻译美国当代学者朱利安·豪斯在《翻译质量评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