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视点Theartviewpoint33论当代中国水墨画中的“形”与“意”□陈崇见当代中国水墨画的面貌一方面取决于对水墨画历史传统的沿袭,另一方面受到社会生活现代化、艺术多元化等时代语境的影响,是绘画中的传统元素在当代话语中进行转换的结果。本文从当代中国水墨画的变革趋势与价值构建出发,讨论当代创作语境中水墨画的继承与发展特征,继而对当代水墨画中的“形”与“意”两方面特征进行分类讨论,厘清其图像与笔墨、主题与形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呈现创作者对当代水墨画面貌的深入思考。早在19世纪80年代,有学者指出了当代中国画发展中重视技法与意境的构建而轻视观念的提升和审美的创新这一问题。至19世纪90年代,画家吴冠中在其文章中指出:“对于绘画笔墨技法的讨论不能是孤立的,而是要结合具体的画面内容与创作意图。”这一观点启发了创作者对水墨画技法与形式当代继承的思考。2020年,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馆长李小山借由对当代水墨实践的梳理,指出:“当代中国水墨画领域正逐渐形成一个具有本土与当代特征的发展闭环,一个不同于传统却脱胎于传统,不同于西方却取材于西方的,拥有自成体系的又相对固守的闭环。”这一观点在2022年“中国当代水墨年鉴六周年学术邀请展”中被质疑,该展览通过对非中心化的、介于传统与当代之间的“泛水墨”艺术作品的收集与展示,回应了2020年关于“闭环”理论的讨论,认为对当代水墨画的探究应该从水墨画的当代性价值与创作概念诠释等方面入手,随着水墨画相关概念与理论的革新,要不断更新对水墨画创作的鉴赏视角与价值定位。一、当代中国水墨画的创作趋势(一)当代水墨画创作中的变革与新趋势根据英国学者史明理创作的《中国现代水墨画》中关于中国以及海外水墨画艺术家及其成就的相关研究可知,当代水墨画在20世纪之后依然坚持以墨水和传统纸本为主要媒介,并逐渐成为新兴国际学术研究的重点、艺术展览的焦点以及拍卖行的重要内容板块。因此,对于当代水墨画创作典型特征的描述,不仅要考虑传统范式对其的影响,还需要参照当代水墨画传播中面临的全球化与多元化语境,以及在传播过程中掺杂的创作者的实践意图。首先是当代水墨画中对传统要素的继承,自19世纪中国绘画在全球化冲击下的变革伊始,中国画界便依循对待传统绘画的态度将创作者分为三种主要流派,分别为主张在传统绘画形式基础上进行创新改革的变法派、革命派与改良派,主张输入西法的调和派以及力排西法主张坚持传统的国粹派。随着中国社会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