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医疗装备2024年3月第37卷第6期MedicalEquipment,March.2024,Vol.37,No.6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的发病原因主要为人体冠状动脉阻塞血液正常循环后急性、持续性缺氧导致的心肌坏死,具有发病快、病死率高等特征,是临床危害性极大的心血管疾病[1]。近年来,AMI发病率不断升高。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常出现心脏骤停现象,若及时予电除颤,则可挽救患者生命,提高生存率[2]。手动除颤仪为以往临床常用的除颤设备,可有效纠正心室颤动症状。但手动除颤仪需人工识别除颤时机,易因识别时间长,延误最佳治疗时机,进而影响抢救效果;同时,手动除颤仪需要多名医护人员配合操作,医护人员的个人经验和操作水平极易影响抢救效果[3]。近年来,体外自动除颤仪(automatedexternaldefibrillator,AED)因其具有智能、易用等特点而被广泛使用[4]。该仪器可自动快速识别除颤时机,且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不仅可提高抢救成功率,且可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量。目前,常规急救专业性不足,无法保障患者最佳急救时间,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效果。有研究表明,优化急诊模式能为AMI心脏骤停患者争取更多生存机会,提升院内抢救时效性[5]。基于此,本研究选取13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探讨优化急诊模式联合AED对AMI心脏骤停患者生存率和并发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到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130例AMI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抢救方式不同分为手动组和自动组,每组65例。手动组男31例,女34例;年龄43~76岁,平均(58.26±5.69)岁;心脏骤停时间4~8min,平均(5.14±1.09)min。自动组男33例,女32例;年龄44~75岁,平均(58.34±5.72)岁;心脏骤停时间3~8min,平均(5.20±1.07)min。两组性别、年龄、心脏骤停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优化急诊模式联合体外自动除颤仪抢救急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患者的效果林颖超,李莎莎,马丹玲(通信作者)浙江省台州医院(浙江台州317000)〔摘要〕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模式联合体外自动除颤仪(AED)抢救急性心肌梗死(AMI)心脏骤停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医院收治的130例AMI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抢救方式不同分为手动组和自动组,每组65例。两组均采用优化急诊模式,手动组采用手动除颤仪抢救,自动组采用AED抢救。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抢救成功患者的30d生存率,抢救前后的心肌功能指标[包括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