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研究艺术教育中国民间音乐元素作品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运用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杨洋摘要:中国民间音乐的传承对于创新发展中国音乐文化具有重要作用。近年,随着这一认识的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音乐人从自己的专业出发,探索着创作和传授具有中国民间音乐元素的作品。高校钢琴教学中的中国民间音乐元素的引用,就是一个有益的探索。本文就中国民间音乐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引用之作用,从认知、自觉、行动三个方面做了探究。关键词:中国民间音乐认知自觉行动中国民间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诸多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地方方言、民间曲调、民间故事、民间神话及民风风俗。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国家高等教育培养音乐人才重要平台的高等院校的音乐学科,其应肩负起传承中国民间音乐的责任。担负起对中国民间音乐创新发展的义务。当前,高校音乐学科教学中所进行的对中国民间音乐元素的引用,就是高校师生传承中国民间音乐的具体体现。是高校师生传承中国民间音乐的具体行动。钢琴是高校音乐学科的主干课程,是钢琴教育和演奏人才培养的母体,其特殊性在于可以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送钢琴人才。此外,钢琴具有着可以使学生同时学习西洋音乐作品和中国音乐作品的特点。因为,钢琴是西洋乐器,有着大量的西洋作品,而含有中国民间音乐元素的许多优秀的钢琴作品。如:《绣金匾》《浏阳河》《花鼓》等作品。也融入了西洋乐器之中,是钢琴教学融入了中国民间音乐元素的具体实践,也是为传承中国民间音乐架起的桥梁。中国民间音乐元素用于钢琴艺术之中,早在20世纪初期就已出现。像贺绿汀先生作曲的《牧童短笛》蜚声海外,被誉为把中国民间音乐引向世界的作品。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民间音乐更广泛的被用于钢琴音乐之中,如:孙以强作曲的《谷粒飞舞》、王建中作曲的《彩云追月》等大批采用中国民间音乐元素创作的钢琴作品涌现,并被用于钢琴教材之中。那么,中国民间音乐引用于高校钢琴教学之中,对于大学生未来传承中国民间音乐具有怎样的作用?一、增强学生对中国民间音乐的认知引用中国民间音乐于钢琴教学之中,可以增加学生认知中国民间音乐的渠道,可以使学生通过钢琴教学更多的接收到中国民间音乐的信息。看到中国民间音乐的演奏、听到中国民间音乐的声音、读到中国民间音乐的曲谱。使学生更系统、更全面的获得中国民间音乐的知识,熟知中国民间音乐的发展,并以此为窗口熟悉中国社会不同阶段发展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