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32喀斯特地貌九洞天景区位于贵州省大方县境内,自西向东的伏流(地表河流经过地下的潜伏段)侵蚀出庞大的洞穴系统,其中二洞天伏流大厅就像一条有“顶盖”的岩溶峡谷。下图为“二洞天伏流大厅纵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二洞天伏流大厅南壁侵蚀更强烈的原因是()A.重力B.地转偏向力C.岩性D.溶蚀崩塌2.二洞天伏流大厅侧蚀最强烈的季节,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A.南极长城站处于极夜时期B.密西西比河处于枯水期C.北京的白昼比广州长D.珀斯地区天气干热喀斯特洞穴系统的烟囱效应(如下图所示)是指由于洞内外空气的温度差使气流从温度高的区域流向温度低的区域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我国南方喀斯特地区较北方明显,它为喀斯特地区的地-气交换增加了一个通道,对碳循环具有重要的影响。据此完成3~5题。3.喀斯特洞穴内常见的堆积地貌有()①峰林②石钟乳③石笋④溶沟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我国南方喀斯特地区洞内的二氧化碳浓度()A.夏季低、冬季高B.夏季低、冬季低C.夏季高、冬季高D.夏季高、冬季低5.南方喀斯特地区的烟囱效应较北方明显的原因包括()①南方喀斯特地区太阳辐射强,光合作用强②南方喀斯特地区土壤深厚,利于地表水下渗③南方喀斯特地区碳酸盐岩分布广④南方喀斯特地区高温多雨,溶蚀作用强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地下水中含大量可溶性碳酸氢钙,地下水出露地表后,富含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的水,因水中CO2的消耗(主要是CO2从水中逸出或水中光合作用消耗CO2)或水的蒸发,导致水溶液发生碳酸钙过饱和而发生沉淀,形成钙华。水中的CO2含量与压强、温度、流速和植被等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据此完成6~7题。6.青藏高原东部是我国钙华集中分布的地区,却很少形成溶洞,主要原因是()A.地壳活跃,缺少形成溶洞的稳定地质条件B.地壳相对稳定,不易形成溶洞C.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流水侵蚀作用显著D.缺少形成溶洞的物质条件7.下列自然因素中,有利于青藏高原东部钙华景观形成的有()①海拔高,气压低②海拔高,气温低③落差大,水流速度快④植被茂密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8.(2023·江苏扬州市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地缝是喀斯特地貌术语,指非常狭窄且有相当深度与长度的峡谷或流水沟谷。云龙地缝地处恩施大峡谷境内,全长7.5千米,最深达75米,上游连着世界上最长的暗河,下游直通清江。云龙地缝的两岸崖壁地层形成于不同的地质年代,右岸为三叠纪,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