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2光照图的判读1.确定地方时①昼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如上图ND。②夜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24时(或0时),如上图NB。③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如上图NC。④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如上图NA。2.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①确定纬度: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度数与太阳直射点的纬线度数互余;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度数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②确定经度: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读图(图中阴影表示黑夜),回答1~2题。1.该日,乙地所在纬线的昼长是()A.14小时B.16小时C.18小时D.20小时2.此后9个月,丙地昼长的变化规律是()A.先变短后变长B.逐渐变短C.先变长后变短D.逐渐变长答案1.B2.A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甲地为晨线和赤道交点,地方时为6时,乙地在晨线上,位于甲地以西30°,地方时比甲地晚2小时,则乙地日出时的地方时为4时,根据昼长=2×(12-日出地方时)可推算,乙地所在纬线的昼长为16小时,B项正确。第2题,读图可知,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则该日为夏至日。此后9个月,即从夏至日到次年春分日,昼长变化规律为:从夏至日到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往南移动,丙地昼长逐渐变短;从冬至日到次年春分日,太阳直射点往北移动,丙地昼长逐渐变长。故选A项。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非阴影部分表示昼半球。据此回答3~5题。3.与乙地相比,丙地()A.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大B.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小C.自转角速度相等,线速度大D.自转角速度小,线速度相等4.图中,甲地时间为()A.5时B.22时C.23时D.8时5.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A.北半球,东半球B.北半球,西半球C.南半球,东半球D.南半球,西半球答案3.C4.D5.B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丙地位于赤道,自转线速度最大。除极点外,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均相等,选C。第4题,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是6时,图中相邻的两经线时差2小时,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可推出甲地时间为8时,选D。第5题,图中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说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排除C、D。图中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180°,即180°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为太阳直射点的经线,160°E向东到20°W为西半球,故太阳直射点位于西半球,选B。读图,回答6~7题。6.此时,赤道与晨昏线交点的经度分别是()A.45°E,135°WB.135°E,45°WC.60°E,120°WD.0°,180°7.此时,与上海处于相同日期的经度范围为()A.90°W向东至180°B.0°向东至180°C.90°W向东至90°ED.0°向东至90°E答案6.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