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20水循环(2023·河南郑州期末)畦灌是用土埂将耕地分隔成长条形的畦田,并借助重力作用让水流沿畦沟流动并以薄水层浸润土壤的灌溉方法。河套灌区张连生海子附近耕地以畦灌为主,该区耕地-荒地-海子系统中的水循环模式较为独特(下图)。据此完成1~2题。1.相比于大水量灌溉,该区耕地采用畦灌的主要优势为()①减少渗漏量②改善土壤盐碱化③增加降雨量④提高水资源利用率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在耕地—荒地—海子系统中,水体的相互转化顺序为()A.海子—地下水—降水—灌溉水B.降水—地下水—海子—灌溉水C.灌溉水—地下水—海子—降水D.地下水—灌溉水—海子—降水降水转化率指有效降水(能到达植物根层土壤并被利用的降水量)占降水量的比值。影响降水转化率的因素包括植被状况、土壤特性及降水特性等。下图示意我国某干旱半干旱区0~20cm深度土壤降水转化率。据此完成3~4题。3.降水转化率()A.与降水量呈正相关B.夏季高于秋季C.与降水强度呈负相关D.裸地大于林地4.该地夏季降水量超过35mm后,降水转化率反而有所减少,是由于()A.植物蒸腾作用强烈B.土壤水分饱和C.植被吸收能力增强D.土壤水分蒸发大某水系发源于祁连山,流经山前冲积扇时,受地表物质组成的影响,由常年河转变为时令河,在扇缘向下游再次涌出成为常年河,最终消失于沙漠中的尾闾湖泊。下图示意该水系。据此完成5~7题。5.河流在甲处由常年河转变为时令河,主要是因为()A.蒸发旺盛B.水流不畅C.补给水源减少D.河水下渗6.自甲处流向乙处的地下径流()A.水质变差B.埋深变浅C.流速变快D.水量骤减7.该水系上游山区长期加强水土保持,可能会引起()①分界点甲向下游移动②分界点乙向上游移动③甲、乙间时令河河段延长④尾闾湖泊面积扩大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下图为“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某城市局部微规划示意图”。图中砂层和砾石层由上部砂层和下部砂石层组成。该地区一次降水过程中,土层含水量一般未达到饱和。入渗率是指一次降水过程中从地表渗入土层的水量占本次降水总量的百分比。据此完成8~10题。8.图示区域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大小的排序正确的是()A.坡地>浅凹绿地>停车场B.浅凹绿地>坡地>停车场C.浅凹绿地>停车场>坡地D.停车场>浅凹绿地>坡地9.若其他条件相同,下列关于图中坡地入渗率的叙述,正确的是()A.降水强度越大,入渗率越大B.降水时间越长,入渗率越大C.土壤湿度越大,入渗率越大D.土壤黏度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