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第八章概率与统计初步8.1.2频率与概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事件的频率与概率的意义以及二者的区别与联系.能力目标:能力目标:(1)能通过频率的计算,估计事件A发生的概率;(2)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技能和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1)关注生活中的数学模型,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2)经历合作学习的过程,尝试探究与讨论,树立团队合作意识.【教学重点】事件的概率的定义.【教学难点】概率的计算.【教学备品】教学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兴趣导入情境与问题【实验】小时候,我们经常做抛掷硬币(如图)的游戏,抛掷硬币之后,猜硬币哪一面向上,显然每次抛掷硬币的结果都是不确定的,是否可以说,抛掷硬币的结果没有规律呢?历史上不很多数学家做过相同的试验,反复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统计硬币正面向上的次数,通过少量抛掷硬币的试验,很难发现规律,但是,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大师的重复试验,结果会有一定的规律性.【知识回顾】设在n次重复试验中,事件A发生了m次(),m叫做事件A发生的频数.事件A的频数在试验的总次数中所占的比例mn,叫做事件A发生的频率.教学意图:了解、思考动脑思考探索新知在抛掷一枚硬币的试验中,观察事件A={出现正面}发生的频率,当试验的次数较少时,很难找到什么规律,但是,如果试验次数增多,情况就不同了.前人抛掷硬币试验的一些结果如表8-1所示:表8-1试验者抛掷次数(n)出现正面的次数(m)A发生的频率(m/n)蒲丰404020480.5069皮尔逊1200060190.5016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皮尔逊24000120120.5005维尼30000149940.4998从表8-1中可以看出,当抛掷次数n很大时,事件A发生的频率总落在0.5附近.这说明事件A发生的频率具有稳定性,常数0.5就是事件A发生的频率的稳定值.可以用它来描述事件A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从而认识事件A发生的规律.一般地,当试验次数充分大时,如果事件A发生的频率mn总稳定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那么就把这个常数叫做事件A发生的概率,记作P(A).因为在n次重复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次数m总是满足,所以.由此得到事件的概率具有下列性质:(1)对于任意事件A,;(2)对于必然事件,;(3)对于不可能事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