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计文化全国高职精品在线开放课程CHINAACCOUNTINGCULTURE中国会计文化CHINAACCOUNTINGCULTURE中国特色的复式记账:增减记账法中国会计文化CHINAACCOUNTINGCULTURE会计记账方法单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收付记账法增减记账法是如何产生的呢?中国会计文化CHINAACCOUNTINGCULTURE增减记账法记账符号:“增”、“减”理论基础:资金占用等于资金来源增减记账法是我国广大会计工作者在总结国外经验、改革借贷记账法的基础之上所提出的一种复式记账法,也曾是我国会计实务中使用的一种特有的记账方法。中国会计文化CHINAACCOUNTINGCULTURE增减记账法的产生1947年,梁润身在《公信会计月刊》第12卷第2期上发表了“以增减分录法代替借贷分录法之商榷”。该刊同卷第3期接着发表了3篇讨论文章。《公信会计月刊》主编在刊发以上三文的当期的“编后记”中说明:《商榷》一文发表后,“已引起读者正反之响应,梁上桢君之意见持反对论,刘华胜君主补充之意见,并有梁润身君之再商榷,编者特为并存,以供参考。为节省篇幅起见,此一问题将不予续刊”。中国会计文化CHINAACCOUNTINGCULTURE增减记账法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初,在《鞍钢宪法》的背景下,因“借与贷”不知所云,改革呼声再起。主管财贸工作的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要求商业部认真研究,在时任商业部部长姚依林领导下,商业部对各种记账方法进行比较研究,北京工商大学教授、原中国会计学会常务理事张以宽等专业人员设计了“增减记账法”,以“增与减”作为记账符号,在商业系统试行。中国会计文化CHINAACCOUNTINGCULTURE1963年,国务院颁发了《会计人员职权试行条例》,在我国会计战线掀起了一个群体性的改革记账方法的活动。1963年,倪关全在《经济学动态》上发表“新记账方法的探讨”。增减记账法的发展1962年,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办经济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1964年,商业部财会局开始研究记账方法,设计出了一种新的记账方法——增减记账法。1964年,商业部先在北京市商业企业进行“增减记账法”使用的试点。中国会计文化CHINAACCOUNTINGCULTURE1965年4月,财政部召开了全国会计工作改革座谈会。此后,增减记账法开始在全国商业企业所属系统推行。1965年12月召开的全国商业系统财会会议上,对增减记账法进行了再次专门研究,决定从1966年起在全国商业系统全面推行。1993年7月1日,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后,增减记账法即被借贷记账法所替代。增减记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