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七章7.1不等式的解集I.知识技能达标版学习目标1.在现实情境中认识数量间的不等关系,理解不等式的意义2.会用不等式表示不等关系一、相关知识链接1.等式像2×(3×4)=(2×3)×4、ab=ba、S=vt、x2+2x+1=0等用等号“=”来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在等式中,等号左、右两边的式子,分别叫做这个等式的左边、右边。二、教材知识详解【知识点1】不等式(链接例1)像30<55、x>50,x+2<48、a≤100、3y≥10等,用不等号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注意】(1)等式是反映两个量之间的相等关系.显然不等式则反映了两个量之间的不等关系,所以不等式中必定含有表示不等关系的符号.(2)不等式是由表示不等式关系的符号与它左、右两边的代数式组成的。(3)我们现在经常用到的表示不等关系的符号有:、、、和≠等五种.其中“”读作“大于”,表示其左边的量大于右边的量;“”读作“小于”,表示其左边的量小于右边的量;“”读作“大于或等于”,即“不小于”,表示左边不小于右边;“”读作“小于或等于”,即“不大于”,表示左边不大于右边;“≠”读作“不等于”,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是不相等的,但并未明确左边大,还是右边大.【例1】下列式子中哪些是不等式?(1)0<1(2)a+b=b+a(3)x2+5>10(4)x≠0(5)3a+2(6)≥0分析:用不等号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2)是等式,不是不等式;(5)是一个代数式,也不是等式;是不等式的有(1)(3)(4)(6)。解:(1)(3)(4)(6)是不等式;(2)(5)不是不等式。剖析:判断一个式子是否为不等式,关键是看这个式子中是否含有不等号,如“”、“”、“”、“”和“≠”。本题容易忽视的是:x≠0也是不等式。【知识点2】用不等式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链接例2)列不等式和列方程类似,都要根据文字说明,正确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联系实数和代数式的知识,准确第找到题目中的不等关系,从而列出不等式,列不等式是进一步学好不等式的一个重要方面,一定要认真领会内在的数量关系和对一些关键字词的理解.【注意】根据条件列不等式要特别注意:不等号与一些词语含义的对应关系,如:“>”表示大于、高出、多于、超过,“<”表示小于、低于、不足、合算,“≥”表示大于或等于、不少于、不低于、至少,“≤”表示小于或等于、不大于、不超过、至多.【例2】.根据下列数量关系,列不等式:(1)x的3倍与2的差是非负数;(2)a的与3的和小于1;(3)a与b...